高韜:國羽造假,激勵一代人
外國人這樣評價中國奧運健兒:“中國代表團是一個奇怪的組織,他們像是機器一樣生產(chǎn)著金牌,奧運會之于他們只是一個爭名奪利的舞臺,而非為了更高更快更強。”
強大一定會引來嫉恨,關鍵是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抓到把柄。然而,在倫敦上空我們不光看到的是榮譽,還有恥辱。
奧委會和羽聯(lián)認定以上四對選手“未盡全力爭取勝利”,即消極比賽成立,最終取消奧運會接下去的參賽資格。
于洋/王曉理是中國羽毛球女雙的頭號組合,其中于洋曾和杜婧搭檔,奪得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女雙的冠軍。
事情就怕聯(lián)想和推理,難怪讓世人由此浮想翩翩,中國人造假已成習慣,進入骨髓,變成基因。
在國內(nèi)幾乎無人能躲過造假:衣食住行、各行各業(yè)、上天入地、有形無形的,滿眼是假。假奶粉、假藥、假家俱、假iphone、假文憑、假簡歷、假證、假夫妻、假論文、假名牌、假診斷、假統(tǒng)計、假IPO、虛情假意…。說起中國的“假”呀,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在這樣難逃的假象氛圍中,中國人慢慢之中,不知不覺之中被同化了。國羽也難逃,這是習性。
沒錯,是時候提高國民整體素養(yǎng)了,人品、民風、國魂,三者一脈相承。
我們真得很愛國、想愛國,中國健兒拿金、看國旗升起、聽國歌響亮心潮也澎湃。但眾多不和諧之音讓我們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