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從吃、穿、用、玩四個方面詮釋了現(xiàn)代中學生的攀比和奢侈,出手闊綽,動輒上千元。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絕非夸張。
孩子之所以這么喜歡攀比手機、攀比衣服、攀比吃喝,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為不自信,所以更在意外在的東西。
孩子既可以通過這些外在的條件"證明"自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因為這些東西都有父母為他們準備好了。
一些在年輕時吃過苦的家長現(xiàn)在發(fā)財了,于是"再也不想讓孩子像自己那樣受苦了",所以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金錢物質(zhì)上的要求。
家長自身的虛榮與攀比行為也在影響著孩子,再加上精神上的嬌寵與物質(zhì)上的保障,無形中助長了孩子攀比的行為??梢娛甲髻刚叩募议L自然難辭其咎了。
我們經(jīng)常抱怨孩子不懂得節(jié)約、好攀比,那孩子要"面子"的心理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是不是家長一點一點培養(yǎng)起來的呢?要想讓孩子不愛慕虛榮,不跟同學比吃比穿,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也是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就是要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從各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自信了,攀比的內(nèi)容就會從外在轉(zhuǎn)向內(nèi)在。
第二,必要時跟孩子講一講家長的工作是怎樣的、如何賺到每個月的收入、每月的收入有多少。讓孩子清楚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學會體諒父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從而在自己的花銷上量力而行。
第三,也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庭理財,安排每個月的家庭支出,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又可以讓孩子約束自己。
第四,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把關(guān)注點放在學習上,多跟同學比較物質(zhì)以外的東西。
第五,培養(yǎng)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從而珍惜自己的所得。對于孩子的要求不要馬上給予,而是讓孩子體會到渴望的滋味后再提供給他。因為來之不易,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最后,我還想提個小小的建議,也是我的一點見解。有時候,適當滿足孩子小小的自尊心,為孩子保留一份面子也是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護孩子暫時不因為外在的東西不如別人而變得自卑,然后再引導孩子將注意力回歸到內(nèi)在上來也不遲。
本文轉(zhuǎn)自:母親大學[https://www.muqindaxue.com/]
原文鏈接:https://www.muqindaxue.com/zhiku/peiy/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