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沒了我,猶如一個質點;由于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span>
我們既是集體性人物,是群居動物,是社會化動物,集體無意識積淀成的人性是我們的默認共識,又是自行其是個性各異的個體,下意識地以自我為中心,具有自我意識。不管我們愿意把自己擺在什么位置,都是微乎其微,都歸功于廣大世界千絲萬縷的影響,也許就像量子力學中波粒二像性蘊含的理念一樣,人亦既是點粒子一樣,亦“一粒沙中一世界”。
人自身是巨復雜系統(tǒng),光身體就包含多個系統(tǒng):已知的有神經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還有不知道是實體性還是唯象性的中醫(yī)經絡系統(tǒng)。人是一個復雜的個體,一個人不可能只有一種性格,一種思想。人是有兩面的,身體也有兩個自我:大我和小我。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離家很遠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許多弟子都慕名來跟他修行。平常,他教化弟子們應該斷除世緣,追求更高的自我覺悟,精進開啟智慧,破除自我的執(zhí)著,唯有斷除人間的情欲,才能追求無我的解脫。
有一天,從高僧遙遠的家鄉(xiāng)傳來一個消息,高僧未出家前的獨子因疾病而死亡了:他的弟子接到這個消息時聚在一起討論,他們討論的主題有兩個,一是要不要告訴師父這個不幸的消息?二是師父聽到獨子死亡的消息會有什么反應?
他們后來得到共同的結論,就是師父雖已斷除世緣,孩子終究是他的,應該讓他知道這個家庭不幸。并且他們也確定了以師父那樣高的修行,對自己兒子的死一定會淡然處之。最后,他們一起去告訴師父不幸的變故,高僧聽到自己兒子死的消息,竟痛心疾首流下了悲愴的眼淚,弟子們看到師父的反應都感受到大惑不解,因為沒想到師父經過長久的修行,仍然不能斷除人間的俗情。
其中一位弟子就大著膽子問師父:“師父,您平常不是教導我們斷除世緣,追求自我的覺悟嗎?您斷除世緣已久,為什么還會為兒子的死悲傷流淚?這不是違反了您平日的教化嗎?”高僧從縱橫的淚眼中抬起頭來說:“我教你們斷除世緣,追求自我覺悟的成就,并不是教你們只為了自己,而是要你們因自己的成就使眾生得到利益.每一個眾生在沒有覺悟之前就喪失了人身,都是讓人悲憫傷心的,我的孩子是眾生之一,眾生都有是我的孩子,我為自己的兒子流淚,也是為這世界尚未開悟就死亡的眾生悲傷呀!”弟子聽了師父的話,都感到傷痛不已,精進了修行的勇氣,并且進一步開啟了菩薩的心量。
佛法以慈悲心為地,舍“小我”成“大我”,發(fā)菩提心,才使萬法皆空原找到落腳的地方。佛陀在世時有一個掏糞為生的底層人,別人都看他不起。一次他挑糞路過一群小孩子玩耍之地,幾個小孩子即扔石頭打掏糞工,正巧佛陀路過看到此景,佛陀沒有看不起掏糞工,反而贊揚了糞工的勤勞,并引導他修行。佛陀沒有以工作、身份來看待人,而是不計分別地幫助、度化眾生。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兩手空空、一絲不掛,伴隨著一聲啼哭的還有一身的業(yè)障。許多人把“我”就當成了自己,以為自己就是“我”,由此而自以為是,做事想當然,結果常常是事與愿違,付出的多得到的少。
走過無憂的童年,告別懵懂的少年,走過那一方天地,走過很長的路程,看過外面的世界,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我是平凡中最最平凡的一員,被欲望驅使,被貪婪障礙,被嗔恨煩惱,被愚癡痛苦,在擁擠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只是滄海一粟,在茫茫宇宙中,我渺小的近乎于無。是這個世界改變了我,我自己也改變了自己,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本性。
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生活中,我變成了物質生活的奴役,變得自私自利,以自己為中心,為了一己私利,摒棄道德準則;我身心疲憊,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煩惱習氣中,我愁眉深鎖,稍遇挫折,我怨天怨人,莫明地看人不順眼,甚至惡口傷人,為了發(fā)泄,怒氣沖天,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我自卑、自負、嫉妒、高傲,有毒的細胞已侵入了全身,卻毫無知覺,還洋洋自得;我甚至喪失了愛心,吝嗇地不肯施舍一衣一物;我喜歡拿別人的短處說事,喜歡宣揚別人的缺點,喜歡揭露別人的隱私,對地位高的人巴結逢迎,對地位低的人不屑一顧;對于他人的恩惠總是善于淡忘,對于傷害自己的人卻總是念念不忘,而不知寬容、圓融也是做人的美德。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蘊聚苦,求不得苦。這就是人痛苦的根源,沒有一人能夠逃脫。大自然中的生靈都是平等的,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職業(yè)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分別的是我們的內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福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優(yōu)點與缺點,我們只有自己管好自己,充實更多的智慧,走好自己的路,干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
佛性是活活潑潑、靈靈覺知的,他大到無所不在,無所不住。佛是覺悟圓滿之人,佛法真實不虛,佛法里講戒、定、慧,是真正幫助我們開啟智慧。我懂得了自愛、知足、感恩,感謝生命、尊重死亡,即使隨時會離開人世,也早已沒有遺憾,只有無盡感激。放下自我,把生命交還給宇宙靈性,融進匯集眾多生命的大自然之中,不只是為自己完成自己,而是與自然要同體共尊,分享更加美好的一切。
懂得“無我”,放下小我,融入大我,擁有更多;體悟“無我”,懂得布施喜舍,分享眾生,處處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