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社會發(fā)展歷史,我們能看到強干的人都不光具有“好人特質”,還且還有很明顯“壞人特質”。前兩天看到網上說史玉柱與馬云在飛機上聊天,聊到當老板應該當壞人,而且還越聊越起勁,二人各自回憶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諸多壞人表現。當時看來,就覺得味道十足,而今,想發(fā)揮一下。
一個人只做好人,是因為怕開罪別人,其實質是內心不夠強大,怕承擔后果。所以處處小心翼翼。這樣的人,大家都覺得做人不錯,但做起事來,就未免猶豫不決,效率不高。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謂的好好先生。
一個人做了“壞人”,是因為他很在意自己的做事的目標是不是達成。是以事為出發(fā)點的,如果誰攔住了事的去路,他們就會對誰不客氣。這樣的人是干事的人。而企業(yè)就是要實現目標,也就是要干事,所以老板是必須要扮演很多“壞人”角色。但這個壞人為什么打引號,是因為他的“壞”,是對那些對事情不負責任人的一種鞭策,是對事的處理,而非對人,也就是對事不對人。不涉及生命危險,不涉及其它方面,僅就這件事,這個范圍,離開這個場合,就“另眼看人”了。
實戰(zhàn)談判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認為,一個國家,一個企業(yè),問題出在前三排,根子還在主席臺。一味當好人的人,只能被員工的左右而失去目標。一個只當壞人的人,卻會失去民心,讓員工痛恨,在該做的事上壞,在生活當中好,就是一個好老板,就是對大家都負責任的人,是一個真正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