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說,凡是會議過多,一定是管理出了問題,會議運營管理能體現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問題,但由于開會技巧不佳或過于頻繁,不但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愈趨復雜。員工花太多時間在無效率的會議上,不僅浪費公司成本,也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如何能在會議中高效率且有效果地解決問題。
一、凡是會議,必有準備。會議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會議沒有結果就是對公司的犯罪,沒有準備的會議就等于一場集體謀殺。重大的會議由事先檢查制度,沒有準備好的會議必須取消。在會議前,必須把會議材料提前發(fā)給與會人員,與會人員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準備,不能進了會議室才開始思考。
二、凡是會議,必有主題。開會必須要有明確的會議目的,在會議準備的PPT前3頁PPT,必須顯示會議主題。沒有主題和流程的會議,就好比讓大家來喝茶聊天,浪費大家的生命。會議的主題,要事先通知與會人員。
三、凡是會議,必有紀律。在會議前先宣布會議紀律,對于遲到要處罰,對于會議上不按流程進行要提醒,對于發(fā)言帶情緒要提醒,對于開小會私下討論的行為要提醒和處罰,對于在會上發(fā)惡劣脾氣和攻擊他人行為進行處罰。
四、凡是會議,會前必有議程。要在會議之前明確清楚的會議議程,會議運營人員并要在會前書面發(fā)給各參加會議的人員,使他們能了解會議的目的、時間、內容,使他們能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相關的資料和安排好相關工作。每一項討論必須控制時間,不能泛泛而談,海闊天空。
五、凡是會議,必有結果。開會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會議如果沒有達成結果,將是對大家時間的浪費,所以,每個人都要積極的參與到會議議程中來。
六、凡是開會,必有訓練。有專門針對如何開會的培訓,對每個層級的員工都有足夠的“會議訓練”:如何開會,如何主持,如何記錄,如何追蹤,如何對待分歧,如何會場匯報等的。這些必要的訓練,會讓公司的會議變得高效。
七、凡是開會,必須守時。設定時間,準時開始、準時結束:準時開始、準時結束實際上就是尊重別人的時間,開會一定要準時,并要對每個議程定個大致的時間限制。
八、凡是開會,必有記錄。一定要有一個準確完整的會議記錄,每次會議要形成決議,會議的各項決議一定要有具體執(zhí)行人員及完成期限。
九、凡是散會,必有事后追蹤。記住“散會不追蹤,開會一場空”。加強稽核檢查:要建立會議事后追蹤程序,會議每項決議都要有跟蹤、稽核檢查,如有意外可及時發(fā)現適時調整,確保各項會議決議都能完成。
十、最后請記住三個簡單卻很有意義的公式: ①開會+不落實=零 ②布置工作+不檢查=零 ③抓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落實。
2016-03-22日,肯思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為“義烏龍圖飾品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進行了主題為《學習名企,認真開好會》的現場培訓。執(zhí)行本次培訓的是國際注冊咨詢師(CMC)、國際注冊高級培訓師、EAP咨詢師、肯思特咨詢首席咨詢師、培訓師何東征,感謝肯思特專家組成員的現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