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于丹接受了中華網(wǎng)文化頻道的專訪。訪談中,于丹針對自己的新書《有夢不覺人生寒》闡述了對“真善美”的重新認識,并對當下留守兒童、孩子教育問題表示了擔憂。當被問到近期娛樂圈明星崇拜信仰某大師的現(xiàn)象時,于丹說人不能縱貪欲,真正達到貪婪之心的人會被世界打的很慘。大師是帶著光環(huán)的人,我有自己的信仰,也相信尚有一些事物不能由現(xiàn)階段的科學發(fā)展水平所解釋,但我沒有迷信。
中華網(wǎng)文化:你說你更愿意稱自己是“行者于丹”,怎么定義“行者于丹”。行萬里路,給你最大的體會和感受是什么?
于丹:無數(shù)的人曾在無數(shù)的背景下留影——那些令人敬畏的場景,戰(zhàn)栗的風物,沉默的地方,如果僅僅作為個人影像的背景,反而遮蔽了我們到來的真意。所以,我的相機里更多的是空景:只見歷史的斑駁,風雨的蕩滌,而我自己,卻不敢站到前面。
莊子說:“乘物以游心?!贝┰绞篱g所有的物質(zhì),無非相逢心靈的遨游。
第一重,相逢美景。遇見鐘靈毓秀,遇見奇風異俗。我為新鮮歡呼,為醉美歡呼。驀然相逢,電光石火的震撼,瞬間淚流滿面。相逢美景,永遠都是強烈的,無可比擬的。
第二重,相逢生命。最迷人的不是風光,而是同樣生而為人,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吃辣,有人食酸;有人喜歡新鮮的刺激,有人鐘情陳年的舊物……一切物質(zhì)上的托付,無非心靈的折射。所以,當你停留,沉靜,不再尖叫,沒有歡呼,你會以一種默默的融合,去醞釀一份深深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