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五十七)
經(jīng)文:
巽①: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②。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③,吉,無咎。
九三:頻巽④,吝。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⑤。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⑦,吉。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⑧,貞兇。
注釋:
⑴巽:卦名,其意眾說不一。依傳統(tǒng)注解,一說號令、命令,一說,入、順等。依帛書《易》,“巽”作“筭”可知通“筭”,為筮卦用,故《彖傳》稱:“重巽以申命”?!断髠鳌贩Q:“巽,君子以申命行事”。通過算以申天命的意思,故應(yīng)依帛《易》解“巽”作“算”為是。即計算的工具。
⑵進退,利武人之貞:進退不定,(此卦)宜武人守正。武人,勇猛的軍人。
⑶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筮人在床下占算,又用很多祝史、巫覡為之祈福驅(qū)災(zāi)。巽,演算。史,祝史,專門從事祭祀活動。巫,巫覡,從事降神驅(qū)災(zāi)活動。紛若,盛多之貌。
⑷頻巽:多次占筮。頻,帛《易》作“編”,頻、編,古通用。也有將“頻”解為頻蹙憂戚之容者。
⑸田獲三品:田獵獲獸得了三品。田,田獵。三品,先儒有幾說:有說“三品”指三種野獸,以狼、豕、雉為三品;有說以雞、羊、雉為三品者;亦有以羊、牛、豕為三品者。另有解“三品”為“上殺”、“中殺”、“下殺”。古代天子諸侯打獵,獵取的野獸分三等:射中心臟的是“上殺”,曬干后作為祭品;射中腿的是“中殺”,可供賓客享用;射中腹的為“下殺”,供自己食用。以此表示尊神敬賓。據(jù)爻辭文意斷之,“三品”似以后解為妥。
⑹無初有終:雖無(甲日以明)其初,但有(癸日以成)其終。初,天干中的甲日。終,天干中的癸日。
⑺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依天干順序,“庚”前三日為“丁”日,“庚”后三日為“癸”日。
⑻喪其資斧:丟失了齋斧。資斧,帛書《易》作“齋斧”。
今譯:
巽:小事亨通,利于有所往,宜于見大人。
初六:進退不決,宜于武人守正。
九二:筮者在慶下演算,又用很多祝史,巫覡為之祈福邪,結(jié)果為吉,且無災(zāi)咎。
九三:頻繁地占筮,則有難。
六四:后悔消失,田獵時獲獸三品。
九五:守正則吉,悔事消亡沒有不利的。雖無(甲日以明)其初,但有(癸日以成)其終,庚日前丁日,庚日后癸日為吉日。
上九:在床下占筮,喪失了齋斧,占問有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