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說起“強勢”二字,任誰都會想到橫眉冷目、令人憎惡,可是惟有“強勢”這二字方能體現一個領導的真正魅力。如此說來,那不得讓多少人感到心寒意冷,怎還敢提“領導”二字!其實現在的企業(yè)領導們都知道人不好管了,甭管是60、70后,還是80、90后,哪一個是可以讓其放之四海而皆行的角色。
但我們這里所要說的不是你心目中男女強人的那種“強勢”,而是由里及外地給人以強烈震撼的“強勢”。想當初毛主席大手一揮,百萬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無怨無悔、爭先恐后,而毛主席沒做任何強制動作,甚至當父母由于疼愛子女而反對時,那些被感召的青年們仍然義無反顧。這是為何?就在于毛主席人格魅力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體現在對人的思想的召喚、對情感的召喚。毛主席作為一個偉大的領導,他的魅力就在于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會被他的強大氣場所掌控、所調動、所影響。毛澤東與蔣介石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兩位關鍵人物,但兩人卻有著不同的形象和風格,毛主席的外在形象很隨和親切,不似蔣介石般的嚴肅,但他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得不服從、不得不跟隨,這就是“強勢”力量所在。
這種內在力量來自于領導內在修為的強悍,外在的形象反倒不那么重要。毛主席一生不修邊幅,甚至晚年在接見外賓時仍然穿著睡衣,但這絲毫不能影響人們對他的敬畏和景仰。這種修為就是“強勢”的根源。你能夠帶領下屬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你能夠體察下屬的困惑和問題并且給與清晰有效的幫助,你能夠站在更高更廣的角度為下屬指引方向,當然你就有了“強勢”的基礎。
現今的企業(yè)領導困惑于自己的領導方式,不知道該如何管理員工。是嚴厲些好還是溫和些好?這讓眾多領導不知所措,厲害了怕員工抵觸,寬松了怕員工不服管,于是在嚴厲與寬松之間不斷游離與糾結。但這恰恰讓員工看到了你的不自信、看到了你的漏洞,于是他們就會跟你打游擊或者是討價還價,因為員工天性就像水一樣,哪里有空隙,他們就會流向哪里,哪里有管理缺陷,他們就會利用缺陷為自己找借口從而逃避應有的責任。
作為領導,你要能夠“人治”+“制度治”,人治就是對人性的了解和掌控從而獲得對下屬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把握,制度治就是通過組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讓你不用總是拍腦袋臨時想辦法,讓你能夠在處理千變萬化的管理問題時總能保持前后行動的一致性。
作為領導,你要清楚地知道員工到你這里來工作是為了什么,你要他們來為你工作又是為了什么;作為領導,你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對員工的影響是什么。很多領導解決問題不是從根本入手,僅從皮毛和現象入手,于是就會被表面現象和員工的言行所影響,喪失自己了對領導工作的主動權。員工不高興,領導就擔心他們不好好工作,于是就不敢嚴加管教;員工高興了,領導就又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這樣的領導無法真正樹立自己在員工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而那些能夠按照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按照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的領導,無論他們的表現形式如何,都會獲得理想的結果。
所以作為一個“強勢領導”,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顧后、什么方面都想顧及到,那樣的話,恐怕什么事情都辦不成。你要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在員工心目當中永遠是高遠而又現實的。所謂高遠就是下屬要覺得跟你有距離,既有眼光和境界上的差距,又要有適當的心理距離,讓他們不致于跟你無所顧忌;所謂現實就是下屬與你都要面對現實、解決問題,你們每天面臨的都是工作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你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完善和改進這些環(huán)節(jié),你的作用就是要督促、激勵和指導他們完成工作。當然,接受你的領導是他們每天工作必須接受的現實。一個領導的職責所在就是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企業(yè)正常發(fā)展,而不是糾結于對員工心理的揣測。下屬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企業(yè)的成長和發(fā)展當然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下屬一時的思想和情感的變化一定都是在規(guī)律的掌控之下,只要掌握了規(guī)律,下屬自然就可以被管理好、被引導好。
不敢于管理、不善于管理,永遠都會被員工牽著鼻子走,永遠無法掌控員工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作為一個“強勢領導”必須堅定自己的管理信念,那就是“好員工都是管出來的,臭毛病都是慣出來的”。敢于管理意味著不要害怕擔心員工的不滿,因為沒有一個人愿意被管,只要被管,人的心理都會有排斥;善于管理意味著要按照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要讓員工體會到管理對他的好處。
所以,要想具有強勢領導力,就要解決自己內在修為缺失的問題,就要掌握員工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就要知道員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出成績。
所以,所謂的強勢領導力,就是對員工思想和情感的掌控和影響,而不管你的表現形式是什么。甚至即使你是一個很溫和的人,你同樣也可以成為一個強勢領導者。
企業(yè)的領導們,你們提高領導力的唯一方式就是成為“強勢”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