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yǎng)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人們稱它為狙公。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后,老人的經(jīng)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shù)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于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栗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么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猴子們一聽,早上的栗子又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管理經(jīng)營者要善于變通,時刻不忘以結果為導向!朝三暮四,猴子們不開心;朝四暮三,猴子們就高興了!其實同樣是一天七顆栗子,因為稍稍調整了一下發(fā)放的時間和顆數(shù),就收獲到了理想的效果——異曲同工之妙,殊途同歸之道不也很好嗎?狙公養(yǎng)猴子的經(jīng)驗很值得管理經(jīng)營者借鑒吧!以結果為導向,就沒必要一條道走到黑,一棵樹上吊死啊!然而現(xiàn)在的“朝三暮四”卻變成了貶義詞了,意思也演繹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