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心靈導師
“別望子成龍,望子成人,讓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姚鴻昌認為,只要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將來能做一個走出家門能快樂生活、走出校門能創(chuàng)新工作、走向社會能和諧相處的普通人,比單純有學歷要好許多。他主張,不要學而優(yōu)則仕,要學而樂則喜。
一個孩子曾問姚鴻昌:“姚老師,我是不是豬腦子?”姚鴻昌聽后很詫異,問他怎么回事。孩子說,媽媽經常罵他是豬腦子。姚鴻昌找老師了解情況。老師介紹,這個孩子平時比較調皮搗蛋,愛打架,經常挨批評。姚鴻昌又找家長了解情況。孩子的媽媽也很苦惱,說孩子的學習不好,家教也請了,孩子就是學不好。孩子的爸爸一生氣就打孩子,她一氣也經常罵孩子是豬腦子。有時罵急了,連孩子的父親也一起罵———“你簡直是豬腦子,跟你爸爸一個德性?!睘榇?夫妻兩人經常吵架,還動不動說要離婚,夫妻之間的不和諧在孩子面前暴露無遺?!斑@些對孩子產生許多不良影響,甚至影響孩子處理將來的婚姻和家庭。”姚鴻昌認為,家庭不和諧對孩子的影響最深。
了解情況后,姚鴻昌對孩子的媽媽說,你以后不要再說孩子是豬腦子了。你的孩子一點不笨。不信,我們可以當場考考他。你拿出2007年的日歷,隨便說出一個日期讓他算算是星期幾,算對了,以后千萬不要再說孩子是豬腦子。母親答應了。姚鴻昌當場把孩子從屋里叫出來,讓父母拿日歷隨便說一個日期,讓兒子算星期幾。結果,除了一個問題父親惡作劇外,其他問題孩子都答對了。孩子的父母很驚訝,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在此之前,姚鴻昌早就把神算日歷的秘訣告訴了孩子。
由于孩子的父母主動和孩子一起做實驗,平時不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并且承諾不斷對孩子給予肯定。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父母,更需要心靈導師。與其讓別人成為孩子的心靈導師,家長為什么不自己當孩子的心靈導師呢?”姚鴻昌呼吁更多家長做自己孩子的心靈導師。
讓“差生”當“老師”
對一些家長所苦惱的孩子厭學問題,姚鴻昌主張從“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轉到“系統(tǒng)思維辯證施教”上來。對厭學的孩子,他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應該“同病異治”,有的應該“異病同治”。
一個孩子在班里考試成績總是倒數(shù)第一,家長和老師都很苦惱。姚鴻昌和老師一起去家訪時了解到,這個家庭,父親是一個公司的老總,母親原來工作也不錯,后來辭了工作,在家做了全職媽媽。聊天中,姚鴻昌還了解到,孩子的父親曾對孩子說,我沒有文化,照樣可以當老總。你好好學,將來送你去美國讀書。父親以為自己的承諾可以鼓勵孩子好好學習,結果,孩子只記住了父親很有錢,可以送他去美國讀書,其他沒記住。
了解這個家庭情況后,姚鴻昌和孩子進行了全面的溝通。溝通中,了解到相對而言,這個孩子的英語比較好一些。最近一次考試,英語成績54分,而語文成績才12分。姚鴻昌問孩子有什么夢想。孩子說,他想把"肯德基”開到美國去。聽完孩子的“夢想”。姚鴻昌為孩子的天真可愛笑了。他對孩子說:“肯德基”就是美國的,你不如把咱們中國的扒雞開到世界各國,多牛呀!孩子說,行呀,那就把中國的扒雞先開到美國去。趁熱打鐵。姚鴻昌又對孩子說,你去美國應該有一個女秘書,你媽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你培養(yǎng)她當你的女秘書吧!去美國首先要會說英語,你可以教你媽媽英語。孩子笑笑同意了,只是說媽媽不太愛學習。
姚鴻昌又和孩子媽媽溝通,說服孩子的媽媽當孩子的“學生”,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孩子的媽媽開始有顧慮,說自己年輕大了,不好學,最后還是勉強同意了。
后來,這個孩子的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考了七八十分,其他課相比原來也有了進步。
做孩子的成長榜樣
結合自身經歷,姚鴻昌總結認為,家庭教育其實不是孩子教育,而是家長的教育。家長要做孩子的成長榜樣。
他介紹說,他的兒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迷上電腦游戲。當時,他也曾動過強行不讓兒子玩電腦的念頭,后來想一想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最后,姚鴻昌選擇去和孩子一起玩電腦,并且全家4口人一起玩電腦。學習一段時間電腦后,家里還組織了一次電腦比賽。結果,兒子得第一名,老伴得最后一名,他自己在前三名。老伴雖然得最后一名,卻很高興。因為,通過全家學習電腦,提升兒子的目的達到了。
原來,在學電腦的過程中,看到兒子枯燥的程序都能弄明白,姚鴻昌對兒子說,你的數(shù)學肯定可以學好。兒子受到鼓勵,用心去學數(shù)學,數(shù)學成績果然不錯。
看到兒子玩一些游戲進不去時,灰心地退出來。姚鴻昌問兒子咋回事。兒子說,英文提示看不懂。姚鴻昌鼓勵兒子查英文詞典。弄明白英文的意思后,兒子再試著進去時,一下就成功了。通過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兒子不知不覺喜歡上了英語。
“在玩電腦的過程中,不僅促進了兒子的數(shù)理化和英文成績,而且培養(yǎng)了兒子的自信?!焙髞?姚鴻昌和兒子一起參加全國電腦大賽,20名選手他們是一對唯一的父子兵?!峨娔X愛好者》雜志的編輯了解情況后,還專門約他們父子各寫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學電腦心得,傳為佳話。
一位50多歲的下崗女士,期盼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結果孩子由于迷戀網絡勉強考了一所職中。偶然機會,認識姚鴻昌后,這位女士講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苦惱。姚鴻昌向她介紹了自己當年和兒子一起玩電腦的經驗。最后,這位女士學習姚鴻昌,為了孩子也開始學電腦,最后成為一家IT公司的經理人,解決了再就業(yè)的問題。孩子受母親影響,也開始好好學習。后來,這位女士的孩子考上了山東大學,畢業(yè)后也找了一個好工作,結婚時還專門請姚鴻昌參加他的婚禮。
姚鴻昌希望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要“三多”:多些寬容中的接納,少些狹隘中的拒絕;多些賞識中的發(fā)現(xiàn),少些審視中的挑剔;多些關愛中的付出,少些冷漠中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