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會聊天的技巧
在和孩子聊天時,可以聊聊家常、平時發(fā)生的事情,順便過渡到孩子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從而養(yǎng)成與孩子之間正常交流的習慣。不要總是聊學習怎么樣,怎么受到老師批評的話題,以免孩子不樂意去聊。
2、多鼓勵,少責備
孩子年齡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夠,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多給予鼓勵和指導,盡量使孩子知道自己不對的地方在哪里,盡量不要用責備的方法讓孩子承認錯誤,應以督促孩子改正錯誤,多給予鼓勵為主,以期待孩子的下一次進步。
3、多尊重,少強迫
尊重是溝通成功的重要因素,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當然也不能例外。成人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與立場強迫孩子與自己做相同的事情,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想法。要了解到孩子同樣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僅用自己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不去考慮他們的想法和感額外賠償,這樣的溝通方式最后一定會失敗。在尊重孩子基礎上,再與孩子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父母往往不準孩子看電視,但是自己在強迫孩子離開電視屏幕之后后,自己卻死守著電視屏幕播放的各種節(jié)目,這樣做,孩子內(nèi)心會產(chǎn)生不公平的感受。也就是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意識到孩子的行為往往反射的是父母自己的行為。
4、多期望,少比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親共同的期望,某種程度上,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是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雖然說,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喜歡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比較,甚至希望借孩子的成就,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這樣做直接影響了和孩子的溝通效果。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孩子不如別人的地方,對孩子進行責罵,給孩子幼小心靈帶來很大影響和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在以后與他人溝通中產(chǎn)生自卑心理,不敢主動去與他人交往。如果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與孩子交談,對于父母期望,對于父母希望孩子的方向發(fā)展,效果會更好。
5、多建議,少命令
與孩子進行溝通時,要多用建議的方式,盡可能多的提供幾項不同的方案供孩子參考,并用心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慣,協(xié)助和引導孩子去做。
6、多傾聽,少嘮叨
傾聽是一種技術(shù),也是一種學問,當孩子與父母有不同意見及看法時,要認真地傾聽,用心了解孩子心里的真實想法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做不但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孩子容易接受父母所說的話語,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7 、多守信,少敷衍
誠信是一種美德,不僅是對他人,對孩子也是一樣的。與孩子之間的約定一定要兌現(xiàn),不能有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孩子很容易將父母的言行牢記在心,經(jīng)過幾次對孩子的敷衍之后,孩子也會用同樣的辦法,應付父母提出的要求。因此,與孩子所約定的事情一定要如期達成。
8 、多提醒,少限制
對孩子過多的限制,不僅不能阻止孩子繼續(xù)犯錯誤,還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極端的心理。要從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提醒和教育孩子分辨是非。
與孩子怎樣溝通的問題,是好多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做為家長來說,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角度上考慮問題的話,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都會迎刃來解。當然,溝通是一門技術(shù)和學問,需要從學習中獲得。家長要利用好業(yè)余時間,少看一點娛樂節(jié)目或?qū)m庭劇,少一點八卦新聞,多留一點學習的時間,提升自己的同時,不僅能拉進與孩子親情關(guān)系,還能影響到孩子以后的行為模式,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塑造一個積極陽光向上,充滿良好素養(yǎng)的孩子,比什么重要。-朱廣力13601674349(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