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張志強講師,張志強聯(lián)系方式,張志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全息領(lǐng)導力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志強:蔣介石的修身記錄:為了戒色斗爭數(shù)十年
2016-01-20 2713

   蔣介石很早就接觸宋明道學,不僅是服膺者,而且是身體力行者。在他的日記里,有大量修身的記載。從中不僅可以看出他的個人修養(yǎng)歷程和極為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可以看出他早年的三重性格特征:上海洋場的浮浪子弟,道學信徒,追隨孫中山的革命志士。

  一 重視修身,按照道學家的要求進行修養(yǎng)

  蔣介石年輕時沒有受過良好教育,養(yǎng)成了許多壞毛病。1919年7月24日,他回憶辛亥革命時的個人經(jīng)歷,在日記中對自己寫下了“荒淫無度,墮事乖方”的八字考語。由于這些壞毛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èi),朋友們不大看得起他。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亂罵”,蔣介石一時激動,閃過與戴拼命的念頭,但他旋即冷靜下來,檢討自己,“彼平時以我為惡劣,輕侮我之心理,于此可以推知”,“我豈可不痛自警惕乎!”一直到30年代,蔣介石想起早年種種劣跡,還痛自悔恨。日記云:“少年師友不良,德業(yè)不講,及至今日,欲正心修身,困知勉行,已失之晚矣!”又云:“余少年未聞君子大道,自修不力”,“迄今悔已難追”。一言之不足,反復言之,當系出于內(nèi)心,而非泛泛虛語。

  為了克服年輕時期形成的這些壞毛病,蔣介石曾以相當精力閱讀道學著作,企圖從中汲取營養(yǎng)。1919年5月24日日記云:“今日研究性理書,思發(fā)憤改過,以自振拔,甚矣不求放心也久矣。”所謂“性理書”,指的就是宋明以來道學家的著作。蔣介石不僅讀,而且選抄對自己進德有用的語錄,寫入日記,甚至作為自己的箴言或座右銘。例如,1919年,他為自己選擇的箴言是“靜敬澹一”四字,同年8月,增改為“精渾澹定,敬庶儉勤”八字。1923年1月5日,他模仿道學家的做法,自制銘文:“優(yōu)游涵泳,夷曠空明,曄然自充,悠然自得,此養(yǎng)性之功候也。提綱挈領(lǐng),析縷分條,先后本末,慎始圖終,此辦事之方法也。”在此之后,他仍然覺得意有未足,又抄錄道學家常說的“修己以嚴,待人以誠,處事以公,學道以專,應戰(zhàn)以一”諸語,作為對自己立身處世的要求。

  宋明道學有所謂理學和心學兩派。前者以朱熹為代表,后者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蔣介石涉獵過朱熹的著作,例如1923年1月4日日記云:“晨興,思良友,竊取乎朱子‘從容乎禮法之場,沉潛乎仁義之府’二語以自循省?!笨梢?,他對朱熹的學說有所了解。哲學史上有所謂朱陸異同之爭,或是朱非陸,或是陸非朱,蔣介石對兩派均無所軒輊,日記中也常有讀王陽明著作的記載。如:1926年11月17日日記云:“車中悶坐,深思看陽明格言。”

  在這一方面,他是兼收并蓄的。

  宋明以后的道學家中,蔣介石最喜歡曾國藩,很早就用功研習他的著作。1921年日記云:“晚標簽《曾文正公全集》。此書曾經(jīng)一番用功,甚嘆遺失于永泰之役。今得復見,不啻舊友重逢也?!庇捞┲?,指1918年9月蔣介石在福建討伐李厚基的一次戰(zhàn)斗。此戰(zhàn)中,蔣介石中敵緩兵之計,倉促中棄城出走,僅以身免,隨身攜帶的曾國藩著作連同日記等物遺失殆盡。蔣既自稱“此書曾經(jīng)一番用功”,可見,他在曾著上是下過大功夫的。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