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往往是兩歲左右兒童,特別是男孩的特點(acharacteristicofage)。
它并不能預測未來的行為(一定是蠻不講理的)。
兩歲左右的孩子為什么會打人?有許多原因:
1、這個年齡的兒童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事事都是"我來"、"我的"、"我會"……。打人是一種行為,"我會做這件事"。有時甚至看到別人被打而哭,感到高興,沒有一點同情心。
2、用打人、踢人表示自己長大了,會獨自做些事了。"我多么重要啊!"
3、不能控制環(huán)境,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想搭的積木大樓搭不成、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一個小朋友搶走了……受到挫折,身邊不管站著誰,馬上就打(無固定目標),為了發(fā)泄。
4、不能控制沖動。雖然,他從"道理"上也懂打人不對(這與前面的情況不同),但控制不了打人的沖動。
5、缺乏與人交往的技巧。人類一生下來就有好斗的傾向(combativetendency),這使他們生存。但社交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相反,這是要從經驗里學習的,也是要由成人多次重復、教導中才會的。這種好斗的傾向在小年齡兒童那里,就表現(xiàn)為打、踢、踹。
6、語言熟練程度不夠。在這個年齡段,語言還不能表達細微的心理感受,這就要用"身體"來表達了。對不滿意的事,就打(并不是固定打某一兩個人),因為動作比語言響亮。
7、父母縱容。有的父母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不當一會事,甚至還有人認為小時候打人是將來有出息的表示,他不會被欺侮。
8、尋求注意。往往發(fā)生在孩子做好事受到的表揚不夠,沒有人注意的情況下,而兒童對人的注意(特別是父母親的注意)很重視,只好做一些強度比較大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9、一些生理因素也可能導致煩躁,不會表達,就打。比如:饑餓、疲倦、生病、出牙不舒服等。
10、生活變化大,不適應。比如搬遷、換保姆、上幼兒園、到奶奶家住等。不懂這是怎么回事,又不會表達,于是揮動手臂,無目標地亂打。有時對照看他最多的父母親也同樣"下手"。
11、父親有時發(fā)生矛盾,動起手來,他看見了,也會學。
12、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對他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