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需要“中國婚禮進行曲”
作者:徐留根 張國文 周應之 宏原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這個現(xiàn)象:在您參加過的許多婚禮(包括自己的婚禮)中,往往缺少一樣東西——既好聽、又與婚禮的氣氛和環(huán)節(jié)相吻合的婚禮音樂。由于我國作曲家們對婚禮音樂創(chuàng)作的忽視,人們根本找不到專門的、具有中國風格的“婚禮進行曲”,現(xiàn)實中的許多婚禮音樂都是東拼西湊的。拼湊起來的婚禮音樂要么與婚禮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相吻合,要么與我們民族的音樂審美心理不相吻合。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婚禮音樂進行審慎的、專門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
對于一位中國作曲家來說,創(chuàng)作一部中國風格的婚禮進行曲也許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至今闕付的問題在于,婚禮音樂從屬于婚禮,即東方婚禮音樂應該與東方婚禮的基本儀軌相吻合,并能夠適當表現(xiàn)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內涵。但是,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究竟是什么呢?具有時代精神的中國婚禮又應該具有怎樣的形態(tài)?不把這兩個基本問題搞清楚,中國婚禮進行曲的創(chuàng)作將會無從談起、無法下筆。
在探討“中國婚禮進行曲”這個論題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對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基本儀軌進行大致的梳理和介紹。
一、 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
近百年來,中華文明經(jīng)歷了顛覆性的滄桑巨變。在這種“文明的巨變”中既包含著對中華固有文明的理性的反思,又包含著對中華固有文明的非理性的置疑和顛覆。時至今日,當西方文明暢行無阻地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當我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保障,當我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這近百年來“文明巨變”的得失呢?
衡量近百年來中華文明滄桑巨變的得失,應該以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是否得到提升為標尺。物質的豐裕、個性的張揚、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人畢竟是社會性的,每一個人所處的“家”是否溫馨、是否和諧、是否穩(wěn)定,會從根本上決定他(她)的生活品質的高低,所謂“寒窯雖破也能避風雨”。在決定生活品質的諸項指標中,脫離了“溫暖的家”這個前提,物質的豐裕、個性的張揚、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溫暖的家”的基礎是美滿的婚姻。美滿的婚姻不但是保障每一個成年人的生活品質的“基石”,也是每一個未成年人的身心獲得健康發(fā)展的保障。在當今的兒童教育中,在我們已經(jīng)注意到的許多與之相關的問題中,作為兒童的父母的婚姻,其質量的高低常常會對兒童的身心成長產(chǎn)生無可估量的影響,這一點應該得到全社會以及所有關注愛情、婚姻問題的人們的重視。應該說,美滿的婚姻不僅僅決定著一代人是否幸福,也往往決定了下一代人的幸福與否。
當我們對這近百年來“文明巨變”的得失進行深刻反思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相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愛情、婚姻觀念,在當今國人的愛情和婚姻價值觀中的確滲入了更多的“個人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成分;與古人相比,當代人對愛情、對婚姻的另一半的忠貞度和對家庭的責任感的確淡漠了許多。應該說,在物質文明的沖擊下,國人愛情婚姻價值觀的變化的確使許多“溫暖的家”的堅固基石有所松動了。
在物質文明的沖擊下,當我們的物質需求日益得到保障、個性得到張揚,當我們的精神愈益接近自由、人格愈益接近獨立的時候,我們的確有必要重溫并倡導一種符合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的東方愛情文化。
我們所要弘揚的愛情文化是一個東方式的總體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部分。與近百年來中華文明的巨變一樣,作為愛情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婚禮”也經(jīng)歷了并正在進行著與中華文明不相符合的“滄桑巨變”,我們有必要重溫并倡導一種符合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現(xiàn)代的“中國式婚禮”。
誠然,東方愛情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雖有溫馨浪漫,綿情悠長的一面,但它的核心價值觀同樣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修養(yǎng),性情與道德并重,自由與責任均衡,性情不致淫靡而道中庸,以君子之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處身立世,以孝愛當先重視倫理,以大我制約小我,以“兼愛”轉化自利、、、、、、
婚姻是人類愛情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它將兩性的情感轉化為家庭和社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而婚禮正是這種轉化的標志,千百年來為人類社會所重視,各民族均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觀念去規(guī)范和美化它,以期家庭美滿,家族繁榮,社會昌盛。從歷史上看,華夏民族的婚禮儀軌是獨樹一幟的,經(jīng)先人的演繹,不僅有完美的形式,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強烈的審美取向,遺憾的是在全盤西化的背景下,其從內容到形式都面目非夷:要么大紅大綠、大吹大鳴、大肆慶賀、大肆鋪張,流于“庸俗化”;要么在西樂伴奏下舉辦西式婚禮,流于“西洋化”;要么干脆中西混雜、不中不西……不管哪一種婚禮、哪一種婚樂,都淡化了“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這個集中的內核。形式不存,核將附焉?當今確實需要提倡民族特有的婚姻文化禮儀,并闡釋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期形成教化之風,以促進中華文明的全面復興。
二、 現(xiàn)代的中國式婚禮
符合“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傳統(tǒng)的中國式婚禮大概是什么樣的呢?
要搞清楚承載著我們民族“愛情婚姻價值觀”的、傳統(tǒng)的中國式婚禮的模樣,首先要搞清楚東方文化語境下“婚禮”的含義?!盎槎Y”是繼冠筓(jī)禮(傳統(tǒng)成人儀式)之后人生的第二個里程碑?!抖Y記·昏義》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親迎禮于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漸替,含有“陽往陰來”之意,講究天人合一的華夏先民選擇這么一個微妙的時刻,巧妙地詮釋婚義,給這個儀式賦予了神圣虔敬的色彩?!抖Y記》云:“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被槎Y是人倫之始,對待昏禮的態(tài)度應該是“敬慎重正而后親之”,民族繁衍和國家發(fā)展都要依賴于家庭的締結,因此婚姻不再僅僅是兒女情長,更是生命承擔的標志,需典禮以隆重之。
(一)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基本面貌
周代時,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此為經(jīng)典的六禮結構,是華夏傳統(tǒng)婚禮的范本。后世的婚禮在各種異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發(fā)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習俗。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由婚前禮、正婚禮和婚后禮三部分構成的儀式完整的婚禮結構?,F(xiàn)對這個婚禮結構中的具體儀式予以說明:
婚 前 禮
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五項內容。
正 婚 禮
正婚禮是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舉行的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主要有親迎、拜堂、沃盥、對席、同牢合巹和餕余設袵幾項。
婚 后 禮
婚后禮,使新婦成為男家的一分子,與男家的親族融合在一起,所以又稱“成婦禮”。成婦禮主要有三: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饗婦。
注:以上諸禮請參閱網(wǎng)站有關內容介紹,本文不再贅述。
(二)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現(xiàn)代中國婚禮”設想
相對于簡潔的西式婚禮和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儀節(jié)的確顯得冗長而繁瑣;相對于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而言,西式婚禮又略顯得過于“單薄”——這簡單的形式的確無法承載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因此我們有必要按照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的要求,借鑒、融合西式婚禮的簡潔性,在保留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內核的前提下,對中國傳統(tǒng)婚禮予以簡化,建立、完善一整套“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中國婚禮”。在此把一套“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中國婚禮”的各項儀規(guī)及其淵源關系之設想介紹如下:
1.親迎:新人入場
這是對傳統(tǒng)“正婚禮”中“親迎禮”的發(fā)展。周代是一個夫權社會,男女尊卑有序,現(xiàn)代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將傳統(tǒng)“正婚禮”中的“親迎禮”發(fā)展為現(xiàn)代中國婚禮中的“新人入場”,為其賦予了現(xiàn)代意涵。
2.同牢合巹
傳統(tǒng)“正婚禮”中的這項儀規(guī)具有“永恒的意義”并且便于操作,應對其予以完整保留。需要說明的是:現(xiàn)代婚禮中的“交杯酒”源自“合巹禮”卻又有變異,傳統(tǒng)的“合巹”指新郎新娘交換酒杯,現(xiàn)代婚禮中的“交杯酒”指新郎新娘挽著胳膊喝“交擘酒”,這兩者是不同的。在此,我們主張恢復并嚴格遵循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合巹禮”。
3.婚誓
婚誓這個儀規(guī)源自西式婚禮,在現(xiàn)代婚禮中已經(jīng)為人們所廣泛接受。由新郎新娘同讀或由司儀旁白《中國愛情誓詞》。
4.拜堂
這是如今已經(jīng)為人們所廣為施行的三拜之禮。周制昏禮沒有夫婦拜堂之禮。這項儀規(guī)最能體現(xiàn)“東方愛情婚姻價值觀”的內涵,須予完整保留。
拜天地——中國哲學講究“天人合一”,人為天地所賜,在“婚禮”這個及其虔敬莊嚴的時刻,需敬拜天地,請?zhí)斓貫樽C;拜父母——“孝”是中國倫理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為父母所養(yǎng),在“婚禮”這個及其虔敬莊嚴的時刻,需敬拜父母,以告慰慈親;夫妻對拜——夫婦為人倫之始,需相互敬拜,以示夫婦禮讓、修身治家。
5.親贈
這是對傳統(tǒng)“婚前禮”中“納征禮”(俗稱“彩禮”)和“婚后禮”中“舅姑饗婦禮”的綜合與發(fā)展。
在現(xiàn)代婚姻中,“彩禮”已經(jīng)被視為舊文化中的“糟粕”而被新時代的青年所唾棄,不易提倡。但是另一方面,作為寄托新郎新娘的父母對新人的期望和祝福的表達方式,可以把“親贈禮”界定為新郎新娘雙方的父母贈送給新人的婚姻信物。
6.喜宴
由此婚姻得到親朋好友的認可和稱贊。
三、中國婚禮音樂構想
作為東方愛情文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中國婚禮音樂”應該具備以下兩個特征:①符合東方音樂審美心理;②符合中國婚禮的儀規(guī)。
中國人的音樂審美心理有兩個重要的特點:①從形式來看,音樂簡潔,突出旋律;②從內涵來看,音樂要“有意義”,即根據(jù)《禮記·樂記》中“音、聲、樂”的區(qū)分,中國婚禮音樂要像“樂”的“通于倫理”一樣,能夠承載東方愛情價值觀這個內核。
由此我們認為,中國婚禮音樂應該具有以下兩種審美特征:
(一)力求“世俗化、民族化”和現(xiàn)代化,形式簡潔,旋律線條明確而突出;
在中國人的音樂思維和審美心理中,旋律始終居于核心地位。東方婚禮進行曲要從頭到尾貫穿一個鮮明的、簡潔的、五聲性的旋律主題,要讓所有聽眾都記住這個旋律。
對這個旋律主題的發(fā)展要以加深聽眾對這個旋律的記憶為目的,為此可以充分利用調性、音色、節(jié)奏和能夠與之形成對比鮮明的副旋律等手法,盡量避免對旋律主題的變奏。
按照上述手法來發(fā)展這個旋律主題很容易使音樂限于單調、單薄,對音樂內涵的深化以及技法的豐富性、多樣性,可以在副旋律的寫法上下功夫。
(二)音樂結構與中國婚禮的各項儀節(jié)相吻和?,F(xiàn)予詳細說明:
從結構看,為了與中國婚禮的各項儀節(jié)相吻合,中國婚禮進行曲是一個“組曲”,其時間長度大約20分鐘。本“婚禮組曲”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序曲——婚禮開始
就氣氛而言,中國傳統(tǒng)婚禮有兩種類型:謹承周制婚禮的“典雅端莊”型;以唐宋明婚禮為藍本的、世俗化的“喜慶熱鬧”型。中國婚禮音樂應該兼具“典雅莊重”和“喜慶熱鬧”兩種氣質。樂曲的結構可以采用普通聽眾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單三部曲式”,呈式部和再現(xiàn)部是“喜慶熱鬧”的,發(fā)展部是“典雅莊重”的。樂曲的配器應該中西合璧,樂隊編制混和管弦樂與中國民族樂器,在歌唱性的旋律聲部凸現(xiàn)民族樂器,在表現(xiàn)“喜慶熱鬧”氣氛的打擊樂聲部凸現(xiàn)中國人民熟悉的民間打擊樂器,在表現(xiàn)“典雅莊重”氣氛的樂段可以使用具有貴族氣質的編鐘、磬等中國古代樂器。
這一段音樂用于“正婚禮”正式開始前,為正婚禮營造氣氛。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序曲不是“音樂會序曲”,它的作用相當于歌劇中的序曲,在主持人宣布“婚禮開始”后立即播放。
這段音樂可以豐滿一些,音量大一些,時間長度2—3分鐘。
在主持人宣布“婚禮開始”、播放“序曲”之后,為了給主持人宣布“新人入場”四個字留出大約20秒鐘的時間,“序曲”和“正曲”之間的銜接應該做出相應的安排:或者休止1—2個小節(jié);或者讓“序曲”結束在一個漸弱的和弦上,主持人可以在這個持續(xù)音的背景下宣布“新人入場”。
2,正曲,由“親迎”、“同牢合巹”、“婚誓”、“拜堂”、“親贈”五首樂曲組成。這五段音樂是連續(xù)播放的,每一段音樂配合如下儀節(jié):
① 親迎——新人入場
新郎新娘踩著音樂的節(jié)拍緩步走進婚禮現(xiàn)場。音樂要安詳、莊嚴、肅穆,不要太鬧,音量要小一些、純一些。音樂的速度和節(jié)奏要與新郎新娘入場時走路的速度、節(jié)奏相吻合。音樂形象要包含“新娘”和“新郎”兩個形象,比如可以用“陽性樂器”如銅管等代表(男性)“新郎”的形象,用“柔性樂器”如古箏或小提琴代表(女性)“新娘”的形象。
這段音樂的時間約2分鐘。
②同牢合巹——新郎新娘象征性地同食一中肉,飲合巹酒,配合旁白贊文《春情紅意》。
這一段音樂是深情、禮贊性的,表現(xiàn)對新婚的祝福。音樂的長度為3分鐘左右。
③婚誓——《東方愛情誓詞》(或夫婦同讀,或司儀旁白)
這一段音樂可以參考國人比較熟悉的電影《阿詩瑪》中的配樂《婚誓》。音樂的長度可依據(jù)《東方愛情誓詞》的長度而定。
④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
這一段音樂可以借鑒通常電影音樂的寫法,既通俗又莊嚴。時間長度為3分鐘左右。
⑤親贈——雙方父母贈送新人婚姻信物,以示父母對親人的期望和祝福。這一段音樂主要表現(xiàn)新郎、新娘的父母對新人的叮嚀和祝福,可以參考、借鑒云南納西族原生態(tài)民歌《母女夜話》或者朱踐耳作曲的《納西一奇》中的《母女夜話》的寫法,音樂要深情、凝重。時間長度可以在3—5分鐘之間。
3,終曲——喜宴、合夢
曲終人散,夫妻好合,從此新人的結合得到親朋好友的認可和稱贊,親朋好友以喜釀祝福新人天長地久,并有歌舞助之。
這一段音樂配合了婚禮中的“喜宴”和“合夢”兩個環(huán)節(jié)。這時的婚禮達到高潮階段,正婚禮中所有嚴謹?shù)膬x節(jié)完畢,現(xiàn)場所有人都可以盡情地舒展情懷,親朋好友可以盡情地舉杯慶賀、開懷暢飲,新人接受眾人的祝福,此時觥籌交錯,喜氣洋洋,音樂可以借鑒中國傳統(tǒng)樂曲《喜洋洋》等,長度不限,總之這一段音樂要把整場婚禮的氣氛推向高潮。
四、“中國婚禮進行曲”是時代的呼喚、構建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需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的偉大創(chuàng)舉,是貫徹中共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執(zhí)政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是指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總綱領,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發(fā)展和升華,是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貢獻。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成為了時代的最強音。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期間指出:要牢牢掌握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高舉偉大旗幟,唱響奮進凱歌,振奮民族精神,服務人民大眾,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著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著力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營造良好氛圍,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提供強大思想文化保證。
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偉大戰(zhàn)略目標,也為我們在全國征集創(chuàng)作“中國婚禮進行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1、21世紀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打造是對世界和平、人類進步、和諧世界的貢獻
漢語“文化”一詞,其本來含義,就是以文化(文)來影響、教化、轉化(化)人?! ≈袊热耸种匾曃幕牧α俊W怨乓詠?,中國文化在治理國家和處理與鄰國和周圍民族關系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梢哉f,中國疆域和中華民族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之所以能夠不斷壯大,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中國,文化應是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的。 盛唐時期不僅在經(jīng)濟、軍事上具有很高的實力,在文化的整體成就上也達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高峰,當時文化上的大繁榮、大成就,不僅是寬容地接納了許多外來文化,更重要的也是占主體的,乃是對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的宏大發(fā)揮。文化上的盛大氣象,廣泛而深遠地影響了周邊國家和民族,這些國家和民族不僅認同并汲取了當時中國的各種精神理念,還學習并接受了藝術、生活、制度、禮儀等許多領域的習慣和傳統(tǒng)。這種影響甚至歷時千年,至今尚未褪色。 一旦一個國家的特色文化、意識形態(tài)對其他國家人民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并得到普遍的認同時,那么該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就會少幾分敵意,多幾分理解。以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來打造國家軟實力,是合乎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的?! ∈聦嵣希陙?,中國政府已經(jīng)開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軟實力了?;仡櫧┠觊_展的“中國文化外交之年”一系列活動:從中法文化年的舉辦,到美國、巴西、芬蘭、荷蘭、印度、俄羅斯等國舉辦的中國文化節(jié);從巴西的“漢字展”,到非洲第一座孔子學院的建立(目前世界已有一百多所孔子學院);從前文化部孫家正部長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縱談“當代中國文化的追求和夢想”,到溫總理在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諧世界”的演講……無不在通過傳統(tǒng)文化來向世界展示一個充滿魅力的、渴望和平崛起的大國形象?!?“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等傳統(tǒng)文化理念,逐漸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同,“天人合一”、“陰陽合一”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意義。然而,我們應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魅力和潛力遠未完全發(fā)揮出來。中國要給世界更良好的印象,要有更強大的軟實力的話,除了政治上強調“和平崛起”的理念之外,還應向世界展示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具有的無窮智慧、無限魅力和極強的普世價值,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兵學文化、養(yǎng)生文化、醫(yī)學文化、漢字文化、氣功文化、武術文化等,都是吸引世界、可以產(chǎn)生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巨大力量?!?
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精神理念、思想、理論的表達,同時也反映在傳統(tǒng)節(jié)慶、民俗習慣、工藝美術、影視娛樂等多個領域。文化不僅是可以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利益的產(chǎn)業(yè),更為重要的是文化產(chǎn)業(yè)的背后,潛藏著的文化理念、精神內涵,可以影響人的思想,進而改變人的行為。韓國電視劇《大長今》在中國的熱播,不僅產(chǎn)生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同時該電視劇事實上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絕佳闡釋,說明中國的文化具有廣泛的認同基礎,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不少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著諸多的誤解,使得中國反而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能夠真正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那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地道德精神的產(chǎn)品。
“中國婚禮進行曲”將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項載體,應該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創(chuàng)作“中國婚禮進行曲”更應強調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把征集評選推廣“中國婚禮進行曲”的過程變?yōu)橐粋€很好的在海內外展示傳播中國文化的機遇,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弘揚傳統(tǒng)文化社會環(huán)境。中國的和平崛起必將取得世界人民更多的理解、認同和支持。
2、中國需要以一定的目標和方法去向全世界描述自己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浴火中重生,西方人因為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畏懼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認識到成見是客觀存在的,那么消弭這種誤解和恐懼的有效方法就是傳遞真實的信息,所以中國有向外傳播文化的使命?! ≈袊媾R的問題和機會是如何在不引起其他國家恐懼的情況下表達自豪的民族精神,向世界開放和保持民族自豪感這兩個目標靠近,這不僅需要而且必須?! ≈袊碇?、傳統(tǒng)、古老和神秘,體現(xiàn)在瓷器、玉器、絲綢和書法作品這樣珍貴易碎的商品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贏得了世人高度的尊重?! ≡谶^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在向西方完成這種形象解釋的過程中,有一個欠缺是中國傳遞的方式是硬性的宣傳,而不是通過別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人們喜歡聽故事,而不是看文本,只要方式稍加變化,文化之風就可行遠,例如中國功夫片就很成功,它顯示了中國人的機智、有頭腦;還例如動畫片“梁山伯與祝英臺”,讓西方人也能看懂落淚。 在進行形象塑造的過程中,電影和音樂作為一個平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一種手段??梢院唵蔚卣f,現(xiàn)在西方公眾所了解的中國歷史就是電影告訴他們的歷史。例如《上??燔嚒泛汀赌┐实邸?,但是這些電影對中國進行的是神秘化的處理,而且是100年前的事情。今天中國要會講故事,通過某種大眾可以接受的方式,通過電影、史詩、音樂來講述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當然流行音樂是全世界青年都喜歡的,但中國更應該鼓勵年輕人在傳承民族文化基礎上,在音樂方面有更多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用民族音樂把中國展示給世界。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如何讓國際受眾接受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音樂是了解一個國家的最好方式,音樂是不需要語言就能溝通的心靈語言,中國要有一種能國際傳播的音樂語言,讓世界感動。因此我們選擇“中國婚禮進行曲”,因為她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音樂天性,而是表達了民族無比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附著于民族盛典儀式中,展示這個民族對生命價值的認知和對家庭幸福的理解。如果我們這樣去努力,其結果必定是以杠桿之力而撬動整個世界。中國必須學會成為一個善于分析和自我描述,并積極塑造其全球形象的國家。
3、把“中國婚禮進行曲”做成體現(xiàn)中國形象的“品牌”
在當今世界,由于信息的泛濫和混淆以及成見的客觀存在,一個國家不得不為提升自己的形象品牌資產(chǎn)主動做點什么了!品牌并不是指一個國家總的概念,而是指能體現(xiàn)國家形象的特定領域。國家的總體形象具有極其復雜的特性,但是國家形象是可以通過建立品牌的方法進行有目標的塑造。 中國今天就像一百年前的世界工廠英國。中國生產(chǎn)力的奇跡使西方幾乎每一個人都獲得了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標準,但是留給中國的增值空間究竟在哪里?惟有提升國家形象品牌價值才是當務之急。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婚慶典禮儀式,體現(xiàn)的一定是這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中最源遠流長、最璀璨的精華?!爸袊槎Y進行曲”全國征集評選活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創(chuàng)造民族文化品牌搭建了一個與時俱進的平臺,意義重大深遠,必將給后人留下一份寶貴遺產(chǎn)。為了讓更多的民眾及專業(yè)人士參與到這項打造中國品牌的活動中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傳承民族文化瑰寶,創(chuàng)造民族文化新曲,我們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以弘揚、完善、傳播“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偉大理論體系為指針,匯集各界人士,聚集各方力量和智慧,面向全球華人征集創(chuàng)作“中國婚禮進行曲”?! 《?、“和諧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傳承和廣泛的社會基礎。儒家文化作為華夏文化的主脈,將和諧作為修身和治國安邦的思想基礎,通過舉辦“中國婚禮進行曲”征集,必然會引發(fā)世人共鳴,將一脈相承的“和諧社會 姻緣和合”體系發(fā)揚光大?! ∪?、“和諧精神”符合宗教各教派之要義,有利于引領世人精神世界與意識形態(tài)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創(chuàng)作“中國婚禮進行曲”向國人和世界傳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并取得世界人民的喜好和認同。
群英薈萃征集評選“中國婚禮進行曲”的過程,推廣傳播“中國婚禮進行曲”的未來事業(yè),必將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全世界人民跨地域、跨種族、跨國界、跨文化、甚至跨越時空的交流與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地位與話語地位,通過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交流構建和諧社會的豐富成果,建設人與人、國與國、人與自然和平、和睦、和諧相處的人類生存新環(huán)境。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共譜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新樂章!
2009DNA盛典系列活動組委會 “中國婚禮進行曲”評委會 2009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