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總裁、法官、成功的律師、工程師、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yī)生、終身教授、著名的記者和編輯等,智商大都在120以上。這大致是人口10%的精英。這些精英在25歲到64歲的美國勞動人口中大致有1800萬人;在2005年150萬的大學新生中有41萬人(頂尖的20所大學和20所文理學院每年錄取48萬新生,但并非每個新生都屬于最頂尖的10%)。總統(tǒng)的智商在這批人里如果屬于末流,至少是精英中的弱智。
3、情商
譚小芳老師表示,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IQ和EQ對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貢獻比例為IQ:EQ=1:2,但我們卻很少有人在意企業(yè)的EQ,更乏人關注企業(yè)組織的情緒。當你走進不同的企業(yè)時,你往往會發(fā)現(xiàn)每一家企業(yè)、甚至每一間不同的辦公室里,都會有不同的情緒和不同的工作氛圍。管理理論界把這一現(xiàn)象簡單地歸屬于企業(yè)文化的范疇,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現(xiàn)象正是企業(yè)EQ和組織情緒的具體表現(xiàn)。
在領導者素質(zhì)中,智商是基礎,情商是升華。領導位置越高,情商的作用越大??梢哉f,情商高的人大多都有一個相對較高的智商基礎,但智商高的人未必都有一個高水平的情商。二戰(zhàn)時期,在為赴歐作戰(zhàn)美軍選定統(tǒng)帥時,艾森豪威爾出人意料地被委以重任,超越了排在他前面的366名高級將領,成為美國歷史上繼潘興后第二任遠征歐洲的統(tǒng)帥。對于選擇艾森豪威爾,馬歇爾在給羅斯福的提名報告里解釋說:艾森豪威爾不僅具有軍事方面的學識和組織方面的才能,而且還善于使別人接受他的觀點,善于調(diào)節(jié)不同意見,使人感到心情舒暢,并真心地信賴他。
近期熱議人物美國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是一個連“網(wǎng)絡”概念都不懂,甚至連電腦都不會使用的人,但他卻是最近十年唯一一位能夠三次將如日中天的比爾.蓋茨趕下“世界首富”寶座的人。有人分析過巴菲特作為一個投資家和企業(yè)領導人的綜合素質(zhì),大致有控制貪欲、充滿自信、保持耐心、廣泛的知識、獨立思考能力、誠實、虛心、專注等。
從上述兩例來看,艾森豪威爾和巴菲特的成功決定性因素都可以劃到情商的范疇中去。可以說,一個人的智商是可以量度的,具有有限性,但一個人的情商卻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在發(fā)揮作用,沒有一個絕對可以衡量的尺度。而且情商的發(fā)揮具有無限性,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差異很懸殊,而不像智商的差異那樣微弱;另一方面,就一個人的情商發(fā)揮水平而言,不同情形下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情商對于領導者而言,不可或缺,至關重要。
其實作為國外企業(yè),制度化特別嚴格的情況下,在把工作與生活區(qū)分非常明顯的狀態(tài)下,情商,尤其是領導者情商倒是不那么重要。但是中國企業(yè)家是最需要提升情商能力的。為什么呢,因為中國處處講求“以人為本”。日常中,領導處理好個人情緒,處理好團隊關系,非常重要。通過調(diào)查,75%的企業(yè)家,在企業(yè)日常工作中,情緒處理不到位,總是容易發(fā)火,事后卻又后悔。
在一位情商出眾的領導者的指引下,人們感到一種共同的舒適融洽的感覺。他們分享各自的思想,互相學習,共同做出決策。他們形成一種情緒上的關聯(lián)紐帶,這種密切的聯(lián)系將會幫助他們?nèi)褙炞⒂谒麄兊氖姑?,即使在錯綜復雜、充滿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下仍然能夠保持專注。
或許最重要的還是在情感層面上與其他人的緊緊相連,這使得工作變得更有意義。我們都知道在某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在歡慶一項工作圓滿完成的時候,與大家共享那份喜悅是一種怎樣的感覺。這樣的感情驅(qū)使人們一起去做那些個體不能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正是那些擁有出眾情商的領導者才懂得如何締造那種類型的聯(lián)系紐帶。
說起領導者情商——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但你知道諸葛亮這把鵝毛扇是誰送給他的?是干什么用的?是他老婆送給他的。這上面除了畫著幫助他排兵布陣的八卦圖以外,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讓他遮臉用的,因為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是喜怒形于色的人。這可不行,作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倒不是說你要掩蓋自己,要有面具,你首先應該是一個能夠把握自己情緒的人,是能夠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緒的人,這是一個移情的道具。
4、膽商
繼智商、情商之后,“膽商”開始成為領導力訓練的新要求。膽商(DQ):是一個人膽量、膽識、膽略的度量,體現(xiàn)了一種冒險精神。膽商高的人能夠把握機會,凡是成功的商人、政客,都具有非凡膽略和魄力。無論是什么時代,沒有敢于承擔風險的膽略,都成不了氣候。無論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家或任何一個想要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三商能力,即智商、情商和膽商。
有一位哈佛大學的校長,在他的墻壁上掛著一塊金屬板,上面畫了一只烏龜,旁邊寫著:“注意這只烏龜,它只有把脖子伸出來才能前進?!焙翢o疑問,烏龜伸出脖子是一種冒險行為,縮在它那堅硬的殼里才是最安全的??墒牵簧斐鲱^來就無法前進,不伸出頭來就無法吃到食物,那么它最后只有死路一條。
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的獨家觀點卻有些許個性——在企業(yè)內(nèi)部,越是基層領導越要提升“智商”;中層要提升“情商”;而高層領導者則應重在提升“膽商”。“膽商”的含義,就在于有膽識,有膽有謀,還要有成就企業(yè)家膽識的環(huán)境。在今天的商界,膽商更顯示出其特有的作用,膽商就是膽識能力,即挑戰(zhàn)、競爭和冒險的能力。對于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人來說,膽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5、脈商
日前,在一場講座中,筆者首次提出由人脈衍化而來的原創(chuàng)新概念:“脈商”——作為企業(yè)領導,你的“脈商”高嗎?既然人脈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到底如何才能創(chuàng)立人脈關系?怎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脈?怎樣利用別人的優(yōu)勢幫助自己成功呢?怎樣維護、保持及經(jīng)營自己的“人脈樹”呢?經(jīng)營人脈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為了今天這場領導人脈管理的講座,我專門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的說法,關于人脈的解釋為“經(jīng)由人際關系而形成的人際脈絡”,經(jīng)常用于政治或商業(yè)的領域,但其實不論做什么行業(yè),人人都會使用人脈。不管是做領導,做老板,還是做營銷,做業(yè)務,人面廣闊確實比較好辦事,但就算你有1000張名片,也不代表都是可運用的“人脈資源”。有了人脈資源,不管理不行,這個“人脈管理”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做人的技巧。
有人說過:“三分努力+七分關系=成功。”這個成功法則對身為企業(yè)領導者來說一樣有效。正所謂“人脈即財脈”,擁有了豐富有效的人脈資源,領導者也就擁有了更快捷的信息來源、更高效的辦事渠道、更廣闊的生財途徑。一個掌控著龐大人脈資源的領導者,對下,可以服眾;對上,可獲重用;對內(nèi),可得支持;對外,可取得客戶的信任;平時,可更快地獲得升遷和財富;危難關頭,可轉(zhuǎn)危為安,在混亂中求生存。試問,這樣的人如何能不成為一個卓越企業(yè)的掌舵者?因此,構(gòu)建廣泛的人脈圈子是領導者帶領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的不二法門。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經(jīng)過長期研究得出結(jié)論說:“專業(yè)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則取決于人際關系?!鄙頌槠髽I(yè)的領導者,你要懂得多少專業(yè)知識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你知道自己應該找誰才能解決問題。所以說,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yè),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掌握并擁有豐厚的人脈資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中國是人情大國,人脈就像氧氣那樣重要。中國人認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不靠得住,就看關系如何。另一方面,中國人又希望凡事憑本事,而討厭“拉關系”的行為。殊不知,一個毫無能力的人,是無法依靠人際關系而成功的。但是,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再強,也無法順利地獲得成功。而在好萊塢,也流行這么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youknow),而是在于你認識誰(whomyouknow)。”譚老師強調(diào):“人脈是一個管理者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
譚小芳老師了解到,現(xiàn)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據(jù)說其中有一個由金融投資家進修班學員組成的同學會,僅有200余人,控制的資金卻高達1200個億,殊為驚人。據(jù)說中國最好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的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個學友俱樂部外,在北京還有個學友俱樂部分部。
清華、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多如恒河之沙。周末的時候,到清華、北大、人大等校園走走,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學生的人在里面穿梭。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價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是一方面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一些學校也看清了這一點,在招生簡章上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擁有學校的同學資源,將是你一生最寶貴的人脈財富!
6、德商
“德商”(MQ),是品德智力商數(shù)(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的簡稱,是指一個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質(zhì)。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科爾斯在《孩童的道德智商》一書闡述的一個概念。道德智商包括忠誠、公正、寬容、負責、勇敢、謙遜、合作、勤奮等要素。
領導者的德商,對領導力的產(chǎn)生和提高具有方向性的關鍵作用。領導者一般都掌握著一定的權(quán)力,控制著一定的資源,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能夠使領導者發(fā)揮更大持久影響的不是權(quán)力、地位,而是其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品質(zhì)。“絕對的權(quán)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領導者在面臨金錢、榮譽、美色、權(quán)力的誘惑時,能否有定力,能否抵御得了這些誘惑,公正、科學、正確地行使權(quán)力,除了外在的監(jiān)督控制之外,真正能夠長久起作用的還是其內(nèi)心的道德防線。
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人在最完善的時候是動物的佼佼者,當他與法律和正義隔絕之后,便是動物中最壞的東西?!爆F(xiàn)代一位科學家也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沒有道德和人格的支撐,那么科技越發(fā)達,人的文化層次越高,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就很可能越大?!?/P>
同樣,甚至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一個領導者缺乏基本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尊嚴,他所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然災害和高科技的濫用所帶來的損害。因此,德商,在領導活動中,為領導力的發(fā)揮起著掌控方向的作用,它規(guī)范著領導者的行為,使領導者不要偏離公共利益的目標,不要偏離正確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