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個現實中幼兒教育的故事。在日本、新加坡等一些東南亞國家中,嬰幼兒教育做得非常出色,父母在看到孩子絆到障礙物跌倒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什么行動,而是在一旁嚷嚷著:“乖乖,你自己站起來,媽媽愛你,媽媽知道你可以的!”就算跌得鼻青臉腫也是如此,讓孩子自己站起來,然后再邊處理傷口邊講解走路應該注意什么,遇到這樣的障礙應該如何應對,跌倒受傷了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應該怎么辦等云云。不過在中國,我經??吹皆S多媽媽看到孩子一跌倒,會第一時間以劉翔的速度沖過去,然后用小沈陽般柔弱的嗓音安慰孩子——“哎喲媽呀,疼不疼?。抗怨圆豢蘖斯?,媽媽打它!”并使勁對著絆倒孩子那該死的“障礙物”說:“都是你不好,你不乖!害得我們乖乖跌倒了!”邊說還邊秀著痛打障礙物的演技。當然,中國已經有許多年輕父母在挫折教育這方面做得不錯了,我擔心的是那些爺爺奶奶帶大的90后、00后們。
看到這里可能許多人會納悶——林岳,這故事跟中糧入股蒙牛到底有啥關系?。拷^對有關系,請耐心看下去。各位請注意,這個故事里面有三個角色,即媽媽、孩子和障礙物,從某種意義上看,媽媽就像我們偉大的祖國、強大的國企,有著“溫暖的懷抱、有力的臂膀和豐富的乳汁”,而孩子就是我們正在茁壯成長的民營企業(yè),障礙物則是在成長的路上不斷考驗企業(yè)的消費者。
那為什么說中糧攜手厚樸入股蒙牛是錯誤的救贖呢?原因有四:
一、民企應該接受市場的考驗
實際上,一直以來我們的民企就像走路搖搖晃晃的孩子一樣,遇到一點挫折、一個危機就很容易倒下,而且一倒下還很難爬起來繼續(xù)跑。歷史上有一些知名外企在危機之后反而發(fā)展得更快,就是因為他們弄清楚了市場的特點,懂得危中有機,懂得更好地去取得消費者的情感認同,真正做到知錯就改,少做秀、多做善,所以當再次遇到“障礙物”的時候,他們便知道如何反應。globrand.com可是,作為快速成長的民營企業(yè)典范蒙牛來說,尋求“紅色盾牌”的庇護原因無非有三:一是接連遭受三聚氰胺和OMP事件之后銷量嚴重下滑,資金鏈緊張(牛根生說不差錢這樣的話聽聽就好),其次,姓“國”比姓“民”安全系數更高,出了天大的事身后有更硬的腰板撐著,第三,牛根生“金蟬脫殼”,借機了卻“萬言書”的愿望,可以逐漸放手讓自己頭疼不已的蒙牛。可是這樣一來,蒙??赡芫蜁_始忘記自己是怎么跌倒的,反正投進母親的懷抱像塊寶,幸福絕對少不了。
二、行業(yè)需要良性競爭
現在乳業(yè)兩大巨頭伊利、蒙牛都姓“國”,對整個行業(yè)、對其他中小乳品企業(yè)都是不利的,因為國有資金雄厚,在擴產、營銷等方面都具有中小乳企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這種輸在起跑線的競爭絕對不是中小乳企所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企業(yè)的產品安全、吸引人才、營銷策略等等都是需要在市場競爭中去成長的,沒有良性、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就不會有懂得市場規(guī)律、游戲規(guī)則的優(yōu)秀企業(yè)誕生,對于受過“重傷”的乳品行業(yè)來說,更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多頭良性競爭的市場氛圍。
三、入股蒙牛也無法讓中糧成為達能
首先要恭喜中糧集團連續(xù)16年入圍世界《財富》500強,而且是中國唯一入選的食品企業(yè)。但是細數一下中糧旗下的品牌,個人認為可以算得上知名的最多5個,相比起達能、雀巢這樣的同行來說,中糧進入世界500強實在無法讓我為之振奮,中糧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多個縱向產業(yè)鏈”的國有航空母艦,并非具有強勢品牌的偉大企業(yè),而真正強大的企業(yè)只有品牌,非核心業(yè)務都會外包出去。所以,寧高寧董事長所倡導的“從田園到餐桌”全產業(yè)鏈發(fā)展戰(zhàn)略,其本身就不是民營企業(yè)所應該學的榜樣,這種被寧董稱之為“豪氣”的模式也不是民營企業(yè)有能力去做的。此次中糧進軍乳制品行業(yè)只能算是新手,況且,入股之后并無意插手蒙牛的經營管理,不知那3個非執(zhí)行董事的名額會產生何種影響,而61億白花花的港幣更大的意義又在何處。
四、民進國退才是發(fā)展之道
從國際經濟的發(fā)展看,“國進民退”是一種退步。國有資源應漸漸放手,讓企業(yè)在競爭中學習競爭,才會真正學會如何生存與發(fā)展。時下經濟回暖,外資大鱷正在調整策略,正是中國民營企業(yè)最好的發(fā)展時機,但是如果國有資本進入更多的競爭領域,那么必將扼殺民營資本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展活力。一個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必須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控,盡量地減少國有控制、國有干預,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企業(yè)才能迸發(fā)出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
結語
放手吧,偉大的媽媽們,多讓孩子經歷挫折,他才會成長得越快。
延伸閱讀:https://www.globrand.com/2009/1628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