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道德涵養(yǎng)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知道“?!钡慕凶觥懊鳌?。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欲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于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解讀]
老子舉了一個初生的小孩子,因為精滿氣足而不受動物的攻擊,整天哭而不啞,說明了精氣神的重要性。
為什么呢,因為小孩是得到了道的精髓,慢慢小孩有了我的認識,小孩有了善惡的認識,小孩有了喜歡與討厭的認識。失去道的精髓,他們與道越來越遠。
因此想修道,必須學會向小孩子學習,成為不分善惡、不分喜惡、守神修心的無極最初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