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報》6月21日報道,公務員薪酬面臨一場深層次改革,目標是4句話,24個字:調整工資結構,擴展晉升空間,建立比較機制,實施配套改革。
調整工資結構,是指要把公務員工資收入中,過高的津貼補貼降下來,提高基本工資的占比;擴展晉升空間,是指打破現(xiàn)在公務員職務決定級別,級別決定工資的局限,使公務員不提升職務也能通過晉升級別來提高工資待遇。建立比較機制,是要求定期對公務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工資水平進行調查比較,以此來作為提高公務員工資的重要依據(jù);實施配套改革,則是指要將薪酬改革納入到整個公務員體制機制改革,甚至是整個收入分配改革當中。
公務員工資改革是個敏感話題,文章發(fā)表后截止6月22日晚8時,《鳳凰網(wǎng)》論壇上已有11萬網(wǎng)友參與討論,有8267條評論。網(wǎng)友觀點截然對立,有人鼓掌叫好,有人大聲討伐,公務員工資改革是中國鴻溝的又一個典型標志。因此,建立公平、高效的制度,才能防止公務員工資改革成為既得利益集團的分肥過程。
在四句話中,讓人頗費思量的是建立比較機制,公務員工資高低需要訂立標準,但把公務員和企業(yè)管理人員的工資水平進行調查比較失之偏頗,兩者承擔的風險、責任完全不同。任何一個市場經(jīng)濟體,成功的企業(yè)家的薪酬是最高的,其次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
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為例,2013年,A股上市公司職級較低的董秘平均年薪達到了42萬元,約占2013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層平均薪酬(520萬元)的8%。從2011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平均年薪分別為37萬元、39萬元、42萬元,增幅依次為2012年5.4%、2013年7.7%。而A股上市公司高管層薪酬更高,平均年薪總額分別為454萬元、487萬元、520萬元,增幅依次為2012年7.2%、2013年6.8%。即使按照董秘的薪酬減半,年薪也高達21萬元,讓公司員達到這樣的薪酬水準,公務員薪酬支出將多增數(shù)倍,顯然是對國民財富的準偷竊行為。
那么公務員薪酬參照什么標準較為合理?是當?shù)氐母叩燃壖夹g工人,而后按照每年通脹的情況進行調整。市場經(jīng)濟中的高等級技術工人,往往是市場中的中高收入階層,每年按照通脹情況調整,公務員群體就會成為物價穩(wěn)定的自覺維護者,而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注水調低通脹水準等現(xiàn)象也不會出現(xiàn)。這將是中國創(chuàng)設的較為公平的公務員薪酬調整制度。
把公務員過高的津貼補貼降下來,提高基本工資的占比,是讓公務員工資標準化、透明化的辦法,值得鼓勵。此處的難題是,真正杜絕隱性收入,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我國在契約市場的初期,有些落后地區(qū)實行的是叢林法則,貪腐到緇銖必較的程度,如掌握一定職位的公務員可以讓人在某些礦代持干股,甚至連村里的貧困補貼、五保戶補貼也被村干部侵吞,河北等地的朋友告知,“親屬關系最重要,否則再窮也申請不上”。在公務員薪酬改革的民時,必須以法治根除貪腐土壤,公務員不能有了較高的薪酬還拿著灰色收入,這是對民眾改革意愿的戲弄。
至于打破現(xiàn)在公務員職務決定級別,級別決定工資的局限,公務員即使不當官,而是技術型人才、專業(yè)執(zhí)法人員,也能夠獲得體面的生活。這是個好辦法,最終結果演變?yōu)?,大學生不必千軍萬馬考公務員過獨木橋,而樂于自主創(chuàng)業(yè),公務員體系內(nèi)部不急于升官發(fā)財,而把技術水平提升到一流,公務員薪酬體制改革也就達到了目標。前提是,公務員內(nèi)部的職級、崗位設立明晰而周到。
公務員薪酬體制改革不是分肥,不是扶貧,而是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提升社會整體效率與公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