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chuàng)業(yè)好搭檔的Topk智慧》讀后感
上完課,總感覺意猶未盡,于是馬上登上了黃德華老師的博客。說實話,我立即在里面癡迷了,幾乎都忘記自己上這個博客的初衷是什么——本來是找TOPK的完備資料的啊,結果幾乎把黃老師的博客挨個看了個遍……
當然了,當然還是要把講座內容溫習一遍了。看來那個分類還真是準,我現在真的是老虎型的孔雀。
我做過團隊競賽很多,小到課堂團隊,大到全國競賽,種類也繁多,有學術,有商業(yè),甚至還有跳舞的——我回憶幾年來,我居然扮演了很多不用的角色,在TOPK的理論里,我甚至在不同時期處于不同的象限。
我做過孔雀,做過貓頭鷹,當然也做過老虎。
也許我們數學建模比賽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三個人配合不當。當時我也算老虎,團隊的構架就是2老虎+1貓頭鷹,結果貓頭鷹還是沒能緩和我們兩個老虎的緊張關系,同時都是工作指向性,最后的結果也正是大家做出了結果,可是都是想當然。
當然了,這個模型自然應用于創(chuàng)業(yè)。目前我可以搜尋的伙伴同學居多,特別是強化班的同學,我總有一種直覺,我們是一類人。盡管大家有不同的偏向程度,但是都集中在那個分布坐標的中央位置,很少有極端的人。那么,我們真的可以在班里組建團隊么?
我還是感覺雖然分類明確,但是判斷一個人還是很困難,因為每個人都太復雜了。真的希望黃老師能給一個類似心理測驗的東西。
最后,十分感謝李老師能請來黃老師。大三過后,我對各種講座說實話都有些麻木了,各種牛人,各種光環(huán),無法學習只能瞻仰。甚至一些強化班的學長,他們的經驗座談會都成了變相的個人成就展示會,我個人是很反感的。
能有這種開闊視野的講座,我只能說,確實獲益匪淺。(來自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強化班的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