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華點評:任命阿周為電話銷售經(jīng)理的案例(1)
案例:周建云原是一家大型電視購物公司電話銷售三部的優(yōu)秀業(yè)務員,由于三部的經(jīng)理離開公司,公司在考察了三部所有業(yè)務員的業(yè)績后,將周建云提升為經(jīng)理。三部一直是公司業(yè)績最突出的部門,部門里幾名業(yè)務員的業(yè)績也很不錯,特別是龔飛和路軍。周建云上任后,很擔心龔飛和路軍因業(yè)績突出而取代自己,于是在日常工作中對他們采取了加重個人任務、給他們穿小鞋、小毛病擴大化等打壓排擠的措施。同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員工中捏造事實中傷龔飛和路軍。龔飛和路軍知道這些情況后,也在團隊中拉幫結派,導致三部形成三個小幫派,分崩離析,部門業(yè)績迅速下滑。
討論問題:
1, 有人認為周建云的做法表明周建云沒有管理的潛能,對周建云的任命是錯誤的,您認為呢?為什么?
2, 如果您是周建云的上司,您會怎樣做?
黃德華老師點評:
周建云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既然是優(yōu)秀的業(yè)務員,肯定有其優(yōu)秀的一面,對他的任命是沒錯的。錯就錯在公司的銷售管理體制。這家公司的管理體制沒有鼓勵向善。
英國的帕金森先生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其大意是一般的官員,通常有三條出路:一是辭職,二是請能干的人幫自己,三是請兩個水平比自己更差的人來當助手。第一條路不能走,因為那會失去權力;第二條路也行不通,因為能干的人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通常會選擇走第三條路,這樣既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又不必擔心那些水平比自己更差的人會奪走權力。
我國民間也有武大郎開店的諺語,其歇后語就是一個比一個小。這表明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大多數(shù)人都會用比自己差的人。故銷售主管在招聘的時,一般寧愿選擇比自己差一些的人,這樣可以方便他自己管理,結果造成他自己成為部門中最忙最累的超級銷售員。因為他們害怕那些優(yōu)秀的人才招進來之后同自己搶飯碗。因此,他們在選擇應聘者的時候,往往以自己為標準進行衡量,結果人越招越差,越差越招。在提拔管理者時,也喜歡找一個能力比自己差的人作副手,副手也找一個能力比他差的人作部下,這樣下去,能力越來越差,于是主管就總是說自己的部下不行,其實都是他當初自己造成的。因此周建云的做法是大多數(shù)采取的方法,也是非常理性的做法,鞏固自己的管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