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過:"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業(yè)績都不可能成功。"不管是什么樣的事業(yè),要想獲得成功,首先需要的就是熱情。熱情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其他任何東西能讓人勇敢、精力充沛、引起別人的好感了。
熱情是我們辦事過程中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如果在辦事的過程中,處處讓人感受到你的熱情,那么他也會被你的熱情所感染,自然會對你亮起綠燈。如果你總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樣,別人又怎么會對你產(chǎn)生好感呢?
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推銷員,在剛走上推銷崗位時,由于沒有什么經(jīng)驗,所以飽嘗失敗之苦。推銷員的工作都是以業(yè)績拿收入的活兒,沒有業(yè)績,一分錢的薪水也拿不到,他沒有業(yè)績,當(dāng)然也沒有收入。
為了節(jié)省開支,這位推銷員只好上班不坐電車,中午不吃飯;更為要命的是,他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公園的長凳就是他的床,這也真算得上是"天作鋪蓋地當(dāng)床"了。
然而,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他卻始終保持著滿腔的熱情,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難,他并不氣餒,總是用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每天清晨5點左右,他就精神抖擻地從"床"上爬起來,找到一個公共洗手間梳洗之后,就從這個"家"徒步去上班。一路走得倍兒有精神,有時還吹吹口哨,遇到別人還熱情地打個招呼。
每一天早晨,他在去公司的路上,都會遇到一個穿著體面的紳士。可能是每天清晨都碰面的緣故,日子一久,彼此間就很自然地打個招呼,道聲早安。這天,他們照例打過招呼之后,那位紳士卻叫住這位推銷員,和他聊了起來。
"我看你整天笑嘻嘻的,全身充滿干勁,日子一定過得很痛快啦!"
"托您的福,還好啦。"他回答說。
"我看你每天起得很早,是個難得的年輕人。我想請你吃早餐,有空嗎?"
"謝謝您!我已經(jīng)用過了。"他雖然肚子里咕咕地叫,但還是很大度地回答。
"哦!那就改天吧。請問你在哪里高就啊?"
"我是保險公司的推銷員。"
"是嗎?既然你沒空吃早餐,那我就投你的保險好啦!"
聽了這句話,這位推銷員一下子愣住了,有人向自己買保險了!整整7個月時間,他沒有拉到過一分錢的保險。那一剎那,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喜從天降"這句話的滋味。
原來,這位體面的紳士是附近一家大酒樓的老板,還是一家大公司的理事長。經(jīng)過他的介紹,這位推銷員很快地就與許多大公司搭上了線,獲得了許多的潛在客戶。于是,否極泰來,經(jīng)歷了最窮困潦倒、落魄到睡公園的生活后,這位推銷員從這一天起徹底"轉(zhuǎn)運"了。
使這位推銷員轉(zhuǎn)運的不是別的原因,正是他自己的熱情。同樣一件事,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會使你變得有活力,事情辦得有聲有色;而后者,則使你變得懶散,對事情冷漠處之,辦事當(dāng)然就不會順利了。你不關(guān)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guān)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別人自然對你喪失信心。
熱情代表著一種積極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不穩(wěn)定的。不同的人,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熱情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力。你內(nèi)心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情,你就會興奮,你的精神振奮,也會鼓舞別人努力工作,這就是熱情的感染力量。
熱情是辦事成功的基礎(chǔ)。在辦事過程中,必須保持熱情。只有從內(nèi)心發(fā)出熱情,表現(xiàn)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時,才能感染別人,創(chuàng)造出日新月異的成績。
怎樣才能給別人留下熱情的好印象呢?這就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事事比別人快一步,會給人以熱情積極的好感
現(xiàn)代社會已進入節(jié)奏感強、競爭激烈的時代,辦事永遠(yuǎn)比人慢半步的人怎么也不會引起人的注意,辦事也不會成功。為了給人留下工作積極的深刻印象,事事都比別人快一步是十分有效的。
(2)與人辦事交談時,上半身前傾,可表現(xiàn)出你對所辦之事的關(guān)切
通常,人們對于感興趣的事,往往會很自然地將上半身向前傾斜著,好像努力要把所要辦的事情聽透和看透似的。所以辦事時,你若想讓對方產(chǎn)生一種熱心而積極的好印象,不妨擺出傾身的姿勢,表示你對所辦之事項傾心關(guān)注的態(tài)度。
(3)說話時借助手勢,可表現(xiàn)出你很有熱情
希特勒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演說家,他的演說具有很強的煽動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演說時常常帶有夸張的更替手勢,從而有了他與眾不同的風(fēng)格。在辦事交談時,如果能加上一定的手勢和神態(tài),就能表現(xiàn)出你積極熱忱的態(tài)度。
(4)打招呼的聲音稍微高聲一點,可展示你熱情開朗的性格
和人打招呼時聲音太小,會給人一種冷漠的印象。而用比平時說話聲音稍大一點的語調(diào)跟人打招呼或寒暄,會給人以熱情開朗的感覺,從而留下積極良好的印象。
公眾微信:張恒誠老師
新浪微博:@張恒誠老師
騰訊微博:@張恒誠
百度一下:張恒誠
公眾易信:張恒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