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山東青島嶗山王哥莊嶗發(fā)小學
地點:山東省 - 青島
時間:2014/12/4 0:00:00
12月4日,下午一點半,在山東青島王哥莊嶗發(fā)小學,為三到六年級的家長做了題為《父母要學會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此次講座是家長們聽了我的《幫助孩子走向成功》之后的另一場。講座中,我圍繞父母要了解孩子,學會呵護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要讀懂孩子。因為孩子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頁頁往后翻,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為人父母者往往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時候,你處處以一個長者的身份指揮著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將會和孩子越走越遠,代溝也隨之產(chǎn)生,從而難以把正確的思想和經(jīng)驗傳遞給孩子,導致教育的失敗。但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么,隨著孩子的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童心表現(xiàn)本真的人性,正確的教育,無不基于對人性的準確理解和把握。然而,當我們做了父母,以為自己成熟了,并用一雙成熟的眼睛看孩子時,總覺得孩子太天真幼稚。殊不知,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陷外,很難理解童心之真、鑒賞人性之美。父母必須能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這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設(shè)身處地體驗孩子的真實感受,多一分對孩子的理解,少一分對孩子的訓斥,只有這樣,才能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創(chuàng)造孩子成長的寬松氛圍。如果你依然擁有一顆童心,一種孩童的眼光,我為你高興。如果你已經(jīng)丟失了它,請努力把它找回來。童心的失而復得是一種人生的新境界。只有在這種境界里,你才可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成為孩子的心靈導師。
與孩子成為朋友,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父母的一個共識。父母看到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會感到欣慰,都想分享孩子的快樂;每當看到孩子犯錯誤,也都想用最正確的方式來感化孩子,使孩子今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走上正確的成長軌道。然而,父母的愿望總是好的,可現(xiàn)實又怎樣呢?大多數(shù)孩子覺得自己不幸福,覺得自己和父母有距離;而大多數(shù)家長坦言,還沒有找到與孩子正確溝通的辦法。有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工作忙,沒有時間去和孩子談心,甚至有些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真正愛好是什么。其實工作忙只是借口,關(guān)鍵在于教育的心態(tài)。這些家長在自己不關(guān)心孩子心理的同時,一味地注重孩子成長的某些結(jié)果,比如考試成績,比如說話能力、動手能力等。忙也有忙的教育方法,如果重視平時日積月累的觀察,家長同樣可以做到迅速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從而做到有效的溝通。只要用心,觀察孩子幾分鐘就能獲得很大收獲,然后再加以思考,家長就會發(fā)現(xiàn),讀懂孩子,其實很簡單。
家對于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一個社會空間,在這里,他可以學會很多,比如學會要分享喜悅,要分擔痛苦,做人要大度,做事要思考,等等。孩子能學到多少,關(guān)鍵看父母能給予他們多少。孩子每天都會和父母生活,也許家長學識淵博,也許家長能言善辯,也許家長有很強的領(lǐng)導才能,但擁有這些卻不一定能和孩子成為朋友。但只有和孩子成為了朋友,才能更有效地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以及生活的本領(lǐng)?,F(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喜歡掩飾自己,可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是無法遮掩的。也只有熟練地學會閱讀孩子,并仔細從生活小細節(jié)中觀察孩子的心理;用正確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才能使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要有效地贏得孩子的信任,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這樣可以準確無誤地判別孩子的意圖和真實想法,隨后才好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