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基礎是稀缺,沒有稀缺就沒有經濟學。而脫胎于經濟學的營銷必須用好其“稀缺性”,“稀缺性”視角下的企業(yè)營銷,必然要求我們重新審視營銷既定的認識世界的觀點、方法。摒棄原來的價值立場、知識觀點,尋求營銷新的價值思想和新理論的突破。就近家裝董事長吳長樓所尋求的營銷價值思想,正是基于“唯物史觀”視域下的。
哲學的“唯物史觀”具有十分鮮明的自覺意識,它總是對既有的前提、方法和道路,不時進行分析、判斷和考量,以校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和發(fā)展道路。一個國家的發(fā)展理念是這樣的,企業(yè)的發(fā)展同樣也是如此。尋求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大化”,以“系統(tǒng)環(huán)境”和“新發(fā)展要素”,作為企業(yè)發(fā)展的新邏輯的思考,是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和保證。
就近家裝所處的家居裝飾業(yè),或有著如下發(fā)展中“前提變化”的“痛點”:一、產品信息對稱,競爭激烈;二、店鋪人流少,銷售渠道單一,獲客難;三、銷售成活率不高,品牌毛利下降,利潤低;四、消費者的習慣性懷疑,更多的“話術”使消費者頓生厭煩;五、消費者的消費旅程變化,互聯(lián)網沖擊,賣場空置率提高。
這些“痛點”,吳長樓有著對其的系統(tǒng)研判,他闡釋道:這是1.“房地產緊縮”,它打壓了更多的改善性和包括剛性的住房需求,傳導到家居消費層面;2.“環(huán)保風暴”,伴隨環(huán)保新政的頒布,各地對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也越來越嚴格,家居建材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本提升;3.“消費市場觀望”,這是指包括“環(huán)保風暴”所導致的家居裝飾材料、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急劇上升,所抑制的客戶需求;4.“出口市場萎縮”,受到海外反傾銷措施和技術貿易壁壘的雙重制約,加上國際市場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我國家居業(yè)尤其是陶瓷出口環(huán)比相繼下滑。
誠如吳長樓所研判的一樣,“唯物史觀”中,一個事物的發(fā)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具有著質變的條件,質變又意味著新的開始,循環(huán)往復推進。整裝、O2O家裝公司的“后來者”就近家裝,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著力在“痛點”的解決上和鮮明的價值主張上發(fā)展企業(yè)。
兩年前,就近家裝江蘇鹽城店的開張,吳長樓在他研判的“痛點”上,以其后發(fā)優(yōu)勢,在家裝界殺出了“就近”這匹黑馬,2018年南京、鄭州、無錫、煙臺……等城市將相繼落地。新的家裝消費市場,不能僅憑傳統(tǒng)的商業(yè)“連續(xù)性、可預測、線性思維”特征,吳長樓篤定,研判一個經濟現(xiàn)象或消費行為,要摒棄所沿用慣性、單向的思維。他強調說,殊不知消費行為背后有其多個維度的支撐,涉及消費能力、消費意愿、消費便捷,還有諸如未來收入預期、消費金融支持等。
吳長樓倡導家裝界關注新消費市場的5個特點,即消費者崇尚品質生活,消費需求從固化模仿型消費,向多樣化理性消費轉變;消費者有著極致的互動體驗:隨著技術和產品的迭代與演進,消費場景中的互動體驗也日新月異,實體、虛擬、虛實結合等互動方式,使消費者的互動體驗過程更為豐富、立體。
此外還有消費者消費個性定制:由于受到審美喜好、教育文化、生活習慣等影響,以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自我、內涵的體現(xiàn),個性、定制成為消費市場中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消費者移動消費的旺盛:手機支付、移動應用等快速發(fā)展,在不同程度提升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效率;消費者推崇綠色健康:從綠色產品的生產過程無污染,到使用過程無有害物質的釋放,綠色健康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西方經濟學認為,一件東西要有價值,除了“效用性”之外,還需具備“稀缺性”?!跋∪毙浴?,是指相對于人類多種多樣且無限需要而言,一個產品的物性之外,或還有更多的邊際效用。“效用性”多指物性,而創(chuàng)造“稀缺性”,可在技術等升級的“效用性”外,探求上述滿足消費者品質生活、消費場景的互動體驗、消費個性的定制、消費移動金融支付條件的改善和消費綠色健康的需求。而就近家裝也正是在家裝界孜孜以求創(chuàng)造這樣的“稀缺性”新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