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烈夫,蓋烈夫講師,蓋烈夫聯(lián)系方式,蓋烈夫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國高效管理模式創(chuàng)立人、中國好課好講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蓋烈夫:春起之苗與們與磨刀之石
2016-01-20 40687
春起之苗與們與磨刀之石 有則古典小故事非常值得一讀,每每讀來,每每受益。愿和各位同仁分享: 話說陶淵明退歸田園隱居以后,總有不少讀書少年向他求教。 一天,他家里來了位少年,行禮之后,非常誠懇地說:“小輩非常敬仰先生的知識,有心向先生討教讀書妙法,望先生指教?!? 陶淵明一聽這話便皺了眉頭,他想責備少年幼稚可笑,在做學問時竟想找捷徑。轉念一想:少年是虛心討教的,對晚輩應當循循善誘嘛!于是他嚴肅地說:“年輕人,常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你可理解其中含義?” 少年聽了似懂非懂,不很明白。陶淵明拉著他走到一塊稻田邊,指著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說:“你聚精會神地瞧一瞧,看禾苗是不是在長高?”少年目不轉睛地看了半天,眼睛都酸了,那禾苗卻仍然和原來一樣不見長高。他失望地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呀!” 陶淵明又把少年帶到溪邊的大磨石前問:“你看看那塊石頭,那磨損的馬鞍一樣的凹面,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成這樣的呢?”少年想一想,說:“不曾見過?!? 陶淵明耐心地啟發(fā)誘導說:“要你看禾苗,是想讓你知道,雖然眼睛觀察不到,但禾苗的確是每時每刻都在生長的。如同我們做學問,知識的增長也來自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我們自己也沒有覺察到。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見成效。所以人們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少年點點頭,說:“我明白了,這磨損的刀石是年復一年地磨損才成馬鞍形的,不是一天之功。先生,我說的是不是?” 陶淵明贊許地點點頭,接著說:“從這磨石,我們可以悟出另一個道理,‘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瘜W習一旦中斷,所學的知識會不知不覺中忘悼?!? 少年一下子豁然開朗,叩首拜謝道:“多謝先生,小輩明白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從此再不妄想學習妙法了?!? 陶淵明高興地對少年說:“我給你題個字吧”。揮起大筆寫道: 勤學如春起之苗, 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 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少年恭恭敬敬地接過字幅,一直把它當作對自己勤學苦練的座右銘。 蓋烈夫體會: 1、這個故事不僅講述了“勤學”與“輟學”的深刻道理,同時也體現(xiàn)了“師與徒”之間高超的溝通藝術。試問:如果陶淵明一本正經(jīng)地坐而論道、莊嚴訓示,那個少年會心悅誠服嗎? 2、誨人、教人、傳人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需要恰當?shù)姆绞胶头椒?。試想:如果陶淵明硬把那首詩塞給少年,其效果又會怎樣?換一種方式、換一種思維就會別開生面、另有洞天。 3、鵝卵石是不會出孵出小鵝的。培訓的方式再好、再巧妙,如果對方?jīng)]有虛心請教、真誠求學的愿望和激情,陶淵明就會變成“討冤名”。因此,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內因通過外因起變化,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4、陶淵明的誨人的方法以及少年的學習態(tài)度都值得很好學習和思考。我們作為咨詢師和培訓師,就更加值得學習和思考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