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馮友蘭先生的著作,我讀得不多,但偶有所讀,就感慨良多。記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研究所的時候,有人就想做智囊,很多人也常以智囊自居。而所謂的“智囊”,按他們的理解就是給領導人出謀劃策。我自己不大同意這種取向,做學問的怎么專門想著去給領導人出謀劃策,我一直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后來我看到馮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說作為一個學問家,做學術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這點給我的啟發(fā)很大,使我豁然開朗。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比如我在美國研究美國問題,其實也是給我們民族做智囊:就是你研究外國,不管是研究美國也好,研究其他國家也好,你寫了文章給中國讀者看,不單是給領導看的,領導從來也沒有時間看那么長的文章。中國專業(yè)內(nèi)的讀者看了,他們了解了外國的情況,再通過他們慢慢傳播開來,進而普及到大眾,這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研究的著眼點應該在民族和民眾,而不能只是眼睛向上看,只盯著那幾個領導人。這是我從馮先生著作里得到的一個很大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