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性格的人最適合和我在一起?”
“我們如何組建一個最成功的團隊?”
在談到九型人格時,人們最愛問這兩個問題。
婚戀介紹機構有他們的一套辦法來挑選“最匹配”的對象;各單位的人事部門也會用各種心理調查問卷考察應聘者。但這種“哪個最好”的挑選方式,往往沒有看上去那么有效。
就拿工作來說,我們很多人都學會了如何在心理測試中獲得高分,如何把自己打造成能干的三號性格者。我們都很聰明,會按照規(guī)定輕松地給自己戴上社會面具。我們可以快樂地工作,而絲毫不用表現出真實的自我。但是這樣對嗎?這種做法難道沒有問題嗎?它難道不是一種欺騙嗎?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常常會被他人的面具所蒙騙,對他人產生錯誤的認識。
在親密關系中,誰是我們的最佳伴侶?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也無法做到完全客觀。事實是,我們身邊的人,那些養(yǎng)育我們的人,那些愛著我們的人,還有那些討厭我們的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不同性格者的認識。有限的接觸讓我們常常會以偏概全,我們可能只認識一個一號性格者,但是我們會把他或她的特征概括到所有一號性格者身上。當我們對某種性格特別偏愛或者特別反感時,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曾經接觸過的某個人恰恰表現出了這種性格所有的優(yōu)點或缺點。
在九型人格的學習中,屬于同一種性格類型的人會在一起進行討論。他們常常會在他們中間聽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比如,一個四號性格(浪漫者)的討論小組被問道:“你如何與八號性格者(保護者)相處?”答案可能是:我嫁給他們,我害怕他們,我愛他們,我恨他們,我躲避他們,或者我和他們競爭。這些浪漫者說的都是真話,如何回答完全要取決于他們過去與八號性格者的交往情況。
因此,如果我們一概而論,根據不同性格類型的兼容性或者不兼容性來處理我們的人際關系,那將是完全錯誤的。
實際上,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愛情中,你的最佳伴侶可以是任何心理成熟的人。
未完待續(xù)
文/ 海倫·帕爾默《職場和戀愛中的九型人格》 圖/ 網絡
李星,成長推動者,北京九型人格成長學院首席培訓師,浙江大學高端培訓特聘培訓師,無國界素心素食會社助理研究員。微博:@培訓師李星,公眾微信:培訓師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