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國家,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近年來,隨著家庭獨生子女的出現(xiàn),父母們在教子方法上普遍存在寵愛孩子的現(xiàn)象,忽視了對孩子進行敬奉長輩、關(guān)愛他人的美德教育,導(dǎo)致后來許多父母抱怨兒女不孝,花父母的錢揮金如土,病了不在身邊盡孝反而向父母爭財產(chǎn),甚至有人抱怨“養(yǎng)的兒女是條狼,養(yǎng)的孫子是螞蝗”等等。那么怎樣才能讓晚輩變成有孝道的人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位老人在一生中含辛茹苦的將四個兒女撫養(yǎng)成人,個個成家立業(yè),兒孫滿堂。但是雙老得不到晚輩的孝順猶如孤寡老人一般,為兒女們無孝心而哀嘆,于是雙老經(jīng)過一番商議后決定宴請兒女、兒媳、女婿。在吃飯時母親當(dāng)著全家人的面,對老伴說:“老伴趁今天大家都在,你就將祖上流傳下來的無價傳世之寶拿出來給大家飽飽眼福吧!”兒女們驚喜萬分,沒想到自家祖上還留有無價的傳世之寶。此時父親卻十分傲慢的說道:“祖上有交代,只傳給孝子,為了讓你們兄妹之間不產(chǎn)生矛盾還是不讓傳家寶亮相為好?!睙o論兒女們?nèi)绾伟螅赣H都搖頭說:“以后再說吧!”
從那以后兒女、兒媳、女婿一反常態(tài),對待雙老百般殷勤孝順,兒子教導(dǎo)自己的孩子要孝敬爺爺奶奶,女兒教導(dǎo)孩子要孝順外公外婆,并經(jīng)常買雙老喜歡的各種禮物叫孩子送去給老人,都極力討好雙老歡心高興,可謂百依百順。特別是當(dāng)老人小病小痛時,兒女們都不離左右伺候,都怕自己在老人心中是個不孝之人。父親在生病期間,每家都派一人守候床邊,都擔(dān)心自家無人在,傳世之寶落入別家。父親在斷氣前告訴兒女們:“傳世之寶我已托付給老伴保管”。父親走了,兒女們都為了得到此寶,對待老母更是殷勤孝順,為了討好老人歡心各施其招,老人在大家的百般孝順伺候下走完了人生,在斷氣前拿出一個精美的寶盒交給大家說道:“在我死后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場后才能當(dāng)眾打開”。于是兒女們在老母死后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場,最后打開寶盒發(fā)現(xiàn):寶盒內(nèi)有一塊石頭,石頭正面刻著一個“孝”字。
由于孫輩們從小就看到自己的父母對待老人殷勤孝順,在父母們的言傳身教下也養(yǎng)成了敬奉長輩,對待老人百依百順的習(xí)慣,當(dāng)兒女們老了也得到了自己兒女及孫輩們的盡心孝敬。就這樣“孝”字從此變成了他們各自家中的傳世之寶。
從那以后他們家子孫后代都嚴格遵照準則做人做事。從而使子孫后代不但孝心好,而且品德高尚,待人真誠,心地善良,對待別人的過失或錯誤都能做到忍耐寬容,時時告誡自己“凡事不忍要犯錯”,遇到矛盾內(nèi)找自己,從不與人爭斗和指責(zé)別人,為人處事極得人心,本份做人,踏實做事,于是在各自的仕途中都飛黃騰達,功名利祿俱全,并且還出了許多高壽之人而聞名遐邇,人們傳言是他們家的祖墳埋得好和房子屋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