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腎虧虛
主要癥狀:視物模糊,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脈細,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長,脈象沉弱。 功效:補益肝腎,益精明目。
配方:枸杞子30克,蕤仁肉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3味藥材洗凈,同時入鍋,用清水1500克,文火煮成粥。
用法:可作早餐。
2.脾虛氣弱
主要癥狀:視物昏花,精神倦怠,肢體乏力,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細弱。
食療推薦:烏雞茨實黃芪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明目。
配方:烏雞500克,茨實15克,黃芪100克,生姜3片。
制作:將烏雞去內(nèi)臟及皮,洗凈,與茨實、黃芪、生姜同時入鍋,用清水1500毫升,文火煮90分鐘,加食鹽適量。
用法:佐餐食。
3.肝陽偏亢
主要癥狀:目干澀,眼屎多,易流淚,視物昏花;兼有口干口苦,大便不暢等癥狀。
食療推薦:決明子茶
功效:清熱平肝明目。
配方:決明子50克,杭菊花5克。
制作:將決明子洗凈,待干,微火炒至嫩黃色,加入菊花,泉水1500毫升,煮成1000毫升。
用法:代茶飲用。
4.氣血不足
主要癥狀:面色無華,頭暈心悸,食少神疲,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
食療推薦:參芪粥
功效:益氣健脾,養(yǎng)血和中。
配方:黨參45克,黃芪45克,大棗12枚,黃精12克,粳米75克。
制作:將5味洗凈,將黨參、黃芪、大棗、黃精入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煮40分鐘,去渣,入粳米熬成粥,入鹽適量。
用法:佐餐,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