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品質(zhì),任再大的風(fēng)波,再糟糕的處境,再難收拾的爛攤子,打出這張王牌,誰會不動心?何況本來就是愛心滿滿的媽媽。有多少次,我們以“不懲不足以平我憤”的心態(tài),對孩子嘮叨、指責(zé)、埋怨、冷眼相向,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他。我們以為這是因為愛,可事實上去走到了它的反面。如果我們求的是愛,那就用愛的方式——用柔軟的方式來做吧。
遠離不安,重回柔軟
當(dāng)我們遇到問題、阻礙時,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處在一種“緊繃”的狀態(tài)——整個身體都繃得緊緊的,肌肉變得僵硬,眼睛會瞪得很大,嘴緊閉著,拳頭緊握著……與此同時,我們的心靈也會處于緊張的防御狀態(tài),不再具備開放性。這也就是為什么,即便在孩子犯了錯誤,或者面臨著緊急狀況時,爸爸媽媽依然要盡力以柔軟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不僅如此,內(nèi)心的強烈情緒如果未能及時排解,還會轉(zhuǎn)化成物質(zhì)形式進駐身體,甚至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疼痛和疾病。按摩治療師肖然認為,我們是在身體上,而非頭腦中,感受并記憶情感;而情感也正是通過我們的身體,最為真實地被表現(xiàn)出來。比如說,容易生氣的爸爸,他的肩頸部位就是硬邦邦的;容易自責(zé)的媽媽,她的腰背部位經(jīng)常酸痛;容易抱怨的奶奶,很可能有消化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身體僵硬的表現(xiàn),而這種僵硬又是情緒能量淤積導(dǎo)致的。
不同情境
● 每天半小時:腰為腎之腹,是產(chǎn)生生命的地方,撫摩此處,可以為孩子增加能量。每天花上一點時間,把孩子抱在自己懷里,溫柔地撫摩他的肚子和腰部,就可以幫助他舒緩情緒,讓他感受到愛與溫暖,擁有安全感。還可以揉捏胳膊和腿的內(nèi)側(cè),以及手心與腳心,也有助于打通情緒通道,于孩子的心理能量也多有補益。
● 受到驚嚇時:當(dāng)孩子受到突然的驚嚇時,僵化的能量會淤積在他體內(nèi)。此時不妨沿著脊椎左側(cè)、肩胛骨之間的一條豎線,橫著撥動韌帶和經(jīng)絡(luò),讓這個位置重新變得柔軟,就可以了。也可以按摩胸口,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順時針揉捏,幫助宣泄情緒。
● 感到悲傷時:把充滿關(guān)懷和愛的手放在大椎穴(即頸椎第7椎,約頸肩相連處),即使孩子一個勁兒地哭泣,手也不需要動,溫暖的手的撫觸,自然就可以將能量化解開。這樣做還能讓孩子感覺到背后有一股支持的力量,這對他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哭得太厲害,則不妨把手放在他的背部,從大椎穴沿著脊柱往下,大片大片地按摩,撫摩范圍可以波及到脊柱兩側(cè)的膀胱經(jīng),直至命門穴(即腰椎處),能有效排解情緒能量。
● 感到恐懼時:也是先把手放在孩子的頸部,當(dāng)他感覺到被支持時,恐懼感就會減輕。同時,可以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小腹處(即肚臍下方、恥骨上方),慢慢揉動。這個部位通腎,恐懼情緒通常在這里郁結(jié)。當(dāng)這份恐懼隨著揉動向上頂出,孩子可能會以哭喊等方式將它釋放。
● 興奮不安時:如果孩子處于神經(jīng)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比如因為白天玩得太瘋到了晚上安靜不下來、無法入眠,媽媽可以把他拉到自己懷里,把手放到他的頸椎和后背之間,只要放在那里就可以了。然后對孩子說:“你深深地呼吸,和媽媽在一起,感覺**的手在給你能量,有熱傳進去……”較之以批評(“不要皮了!”)、命令(“快去睡覺!”),用心和他在一起,給予陪伴,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