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y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yī)院,并用最快的速度換上手術服。當他朝手術室走來時,焦急萬分的男孩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么這么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的生命正處在危險中嗎?你難道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嗎?”
醫(y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yī)院。但我一接到電話就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F(xiàn)在,我希望您能冷靜一下。這樣我也好去做我的工作?!?/span>
“冷靜?如果手術室里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現(xiàn)在你兒子快死了,你會怎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yī)生又淡然地笑了,回答道:“我將會默誦圣經(jīng)上的一句話:‘我們從塵土中來,也都歸于塵土,祝福是主的名字?!t(yī)生不能延長生命,我們只是在神的恩典下盡力而為,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當人漠不關心時才會給出如此輕巧的建議。”男孩的刻薄的父親嘀咕道。
幾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醫(yī)生高興地走出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然而,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了,并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么如此傲慢?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父親對護士忿忿不平地說道。
護士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八膬鹤幼蛱煸谝淮谓煌ㄊ鹿手兴懒恕.斘覀兘兴麃頌槟銉鹤幼鍪中g的時候,他正在去墓地的路上?,F(xiàn)在,他救活了你兒子,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span>
別人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他們正在經(jīng)歷著怎樣的波折與離奇,站在自我立場上的你可能并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象而已。因此,你不能輕易地評判和批評他人的行為。
《呂氏春秋》里有一段,講孔子周游列國,曾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里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后,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干凈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么?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才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里,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span>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nèi)心是最難確定穩(wěn)定的。內(nèi)心的自我判斷,有時還會錯誤,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逢事必從上下、左右、前后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我們主觀的了解觀察,也許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單一角度判斷,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當你要對一個人下結(jié)論的時候,想想:你所看到的真的一定是事實嗎?還是你只從一個面,一個點,去觀察了一個人呢?
大多數(shù)的人根本不了解對方的立場與困難的時候,就已經(jīng)給對方下評語了,更何況是在有利益沖突下的場合。
現(xiàn)今的人們擁有高學歷、高知識,卻往往過度仰賴高知識,而忘了讓自己在智慧上成長。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觀地跳出成見,才有機會接近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