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曾曹操說:“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為也。”
1.道勝。“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道勝就是政策取法自然,合乎自然規(guī)律而取得勝利。這是指曹操采取安定社會的措施,比袁紹強。
2.義勝。“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這主要是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爭取了主動,比袁紹強。
3.治勝。“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約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這是指袁紹“寬待”豪強,曹操打擊豪強。
4.度勝。“紹外寬內(nèi)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nèi)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四也。”這是指曹操用人不疑,唯才是舉,袁紹恰恰相反。
5.謀勝。“紹多謀少決,失在后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曹操在謀略和決斷方面比袁紹強。
6.德勝。“紹因累業(yè)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愿為用,此德勝六也。”曹操以誠待人,得士之心,比袁紹強。
7.仁勝。“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于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于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曹操施仁政于民,得民之心,比袁紹強。
8.明勝。“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曹操善御部下,內(nèi)部團結,比袁紹強。
9.文勝。“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以文勝九也。”曹操在以禮和法治國方面比袁紹強。
10.武勝。“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曹操在軍事才能方面比袁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