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張注:嫌疑之際,非智不決。)譯文所作所為足以成為人們的楷模,智慧足以決斷疑惑難辨的事情,誠信可以用來使人信守成約,廉潔
原文德足以懷遠(yuǎn),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張注:懷者,中心悅而誠服之謂也。有行有為,而眾人宜之,則得乎眾人矣。)譯文品德足以使遠(yuǎn)方的人心悅誠服地前來,信義足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在取得統(tǒng)治天下權(quán)力之前與之后,都必須創(chuàng)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把這一含義稱為"禮"。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行事。"為了取得統(tǒng)治天下的權(quán)力,在思想、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諸方面的工作,都必須切合時宜,而且必須符合一定的思想標(biāo)準(zhǔn),把這一含義稱為"
縱觀中國歷史,體恤仁民的確是中國為政者的好傳統(tǒng),是為政者管理好國家必須遵循的法則。因為體恤仁民可以使勞動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尊重,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從而提高勞動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促進
商湯廣布德政,一舉滅夏。商湯是商族始姐契的第十四代孫,又稱成湯。夏朝末年,商族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到商湯時,開始翦滅夏桀。商湯曾被夏桀囚禁,不過由于商湯英明有為,謙遜對待諸侯邦國,所以各方諸侯都很擁戴他
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相傳夏桀是一個有才智、有勇力的人。但他性情暴躁、殘忍嗜殺,喜歡飲酒作樂,酷好聲色,嬖幸有施氏(今山東省滕縣)進獻的美女妹喜,不理朝廷政事。為了興建樓臺亭閣,夏桀在各地搜刮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