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勛,李子勛講師,李子勛聯(lián)系方式,李子勛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李子勛 2020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著名心理專家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子勛: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
2016-01-20 57027
人的生活總是在不那么確定的情景下繼續(xù)著,盡管有些人愿意花很多的時間、心思去預測與規(guī)劃未來,通常想的時候,一切似乎很簡單,做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早知如此,花時間在對未來縝密的思考上就得不償失了。  
 
      西方人喜歡說“just do”,言下之意是試著去做才能很好地思考。對生活目的的追求是一種宏觀的動力,但不要“justthink”,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順應變化才是成功的竅門。
 
      生命沒有多余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經歷過的是你獲得的而不是失去的。相信自己的過去已經竭盡全力,相信現(xiàn)在自己還在溫柔地堅持,相信未來自己會很珍惜,生命就必定是一條自我完善之途。
 
      也許是因為年齡的關系,很多執(zhí)著、欲望、追求慢慢被一種寧靜的、恬淡的情致所替代,我甘愿沉浸在平淡的生活與身邊的人和事的瑣碎中,不亦樂乎。
 
      昨夜幾位心理學界的老友來訪,品茶之中談到過往之事,甚多感慨浮上心頭。十七年前,在上海“中德心理治療師高級培訓項目十周年大會”上,有我一天的工作坊,題目是“自組織理論在心理學的應用”。坊間不少學友不知“自組織”為何物,解釋起來很費力。那是我率先把“不確定性”引入心理治療中,試圖解構與完善心理學的臨床工作。在工作坊里我提到幾個概念:未知、不確定、混沌、不可預見等,把心理學理論與技術碎片化;心理治療是當下的重組,不是系統(tǒng)與結構的工作;心理學是人學;對治療結果保持中立,等等。
 
      我主張心理咨詢不是看到問題,而是著力于交談中的信息重構、擾動、催眠,以達成對來訪者內在結構的松動與改變。內在結構指的是人看問題的基本方式,邏輯思維慣性,價值觀與判斷事物的概念系統(tǒng)。不知道與會的一百多名學員有多少人聽懂了,但有一句話被大家廣為流傳:“誰知道呢?”
 
      自組織與中國佛家思想有很多共通之處,說的是諸事無常、法無定法之類的道理,其實人們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呢?人越執(zhí)著于什么的時候,“什么”就離我們越遠,當人試圖放下那份執(zhí)著,卻又發(fā)現(xiàn)追求的東西已然正在我們手中。生活終將回報我們的善意,如果我們學會愛、坦誠、敬畏、孝順、善良關懷、自由決策并樂于擔當,會發(fā)現(xiàn)生活回報我們的遠比我們付出的要多。
 
      這是我繼《心靈飛舞》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在我近十本心理學書籍里,一直隱含著這樣的信息,就是把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用不同的文化去解讀,用不同的方式去對應,目的是希望把人從固化的心態(tài)中擾動出來。
 
      讀我的書與雜志專欄的朋友們大都有一種感覺,仿佛是一縷春風拂面,一絲細雨無聲,問題似乎自自然然地解開了,心境也輕輕松松地變化,愿我這本書依然承繼著這個特點。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