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第一次參加家排做代表的感受略帶疑問以及感覺神奇的話,那這第二次的感受確實是真真實實。在此簡述之前的過程。第一次參加了兩場家排我做了三個代表,當看到流產(chǎn)兒時真是止不住的流淚,因為自己也曾失去過孩子,所以不確定是案主的情緒還是自己的。此為懷疑之處。第二個代表的案主的大姨,當時跟著感覺步步進行,說了想說的話,做了想做的事,其間思緒也不停的在自我與角色之間游走,告訴自己我是大姨,我是案主的大姨,當最后完成任務(wù)找到最舒服的位置安頓自己時,我很快的選擇坐在地上(代表去世),然而后來才知道原來案主的大姨與外祖母等幾個長輩已經(jīng)去世了,可之前我一直以為案主大姨還在世,所以很驚訝自己當時如何做的選擇,竟與事實相同。此為神奇之處??吹搅硪淮肀憩F(xiàn)出煩燥,與媽媽敵對,抱怨,以及全身瘙癢時,更是讓我懷疑這是真的嗎!帶著這些許好奇及疑問第二次來參加活動,很緊張,又希望被選為代表,又怕自己的情緒太大而左右所做代表的感受。曾經(jīng)一度想過平時就是個淚點超低的人,如果再做代表,肯定也是稍有感觸就哭到爆的場景。所以還是盡量別做代表而選擇觀摩吧!但當老師指向我時,還是打心底不想拒絕,很高興,一是又可以做體驗了,一是呵呵,弟弟這個角色應(yīng)該只是個“配角”吧!但進入身份后,只想著去感受就好,時刻觀察感受,但突然有一瞬間,我這是在干什么?為什么撅著嘴,還有一絲莫名的憤怒?之后就是嚴重的缺氧的感覺,大口大口的吸氣都沒辦法供應(yīng)心肺的需要!不明白這是哪來的感覺,但肯定的是絕沒有像第一次家排看到流產(chǎn)兒時產(chǎn)生質(zhì)疑的感受,而是極肯定的這窒息的感覺不是我的,是案主弟弟的。之后就是對案主媽媽的不懈一頓,以及對一切都故做毫不在乎,甚至總是撓頭,特別的站立姿勢,這都是我無意識而做出來的,沒有絲毫的刻意。最后,雖然家排結(jié)束了,此次案主的給媽媽療愈疾病的目的完成了,但我知道弟弟與媽媽之間的隔閡還很多很多,遠遠沒有解開。弟弟與這個大家庭的聯(lián)結(jié)還有距離。因為他的眼里看不到親人,很孤獨,在此也希望案主可以幫助弟弟看到親人對他的在乎,給他支持。 因為真實的感受,因為在排列中是漠視家中一切的,認為一切與我無關(guān)的,很煩媽媽的代表,看了做媽媽的代表發(fā)表的文章才知道我真的對場上的一切都沒有關(guān)注,不在乎誰是誰,不在乎誰是哭是笑,對三個流產(chǎn)兒除了對其中之一感覺有聯(lián)系之外,沒有任何憐憫之情,但如果我?guī)е敕值淖约?,憑著對家排的好奇,我肯定會非常關(guān)注每個代表每刻的表現(xiàn),以及整體發(fā)展的。而事實卻沒有。這一點也正說明了排列的真實性,到了場上你就是你的代表,你的感受就是他的感受,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