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排名,網絡營銷專家認為做網絡營銷的同仁對此不會陌生。但是競價排名的同時衍生出了一個令大家比較頭疼的一個名詞就是惡意點擊。如果一個企業(yè)沒有做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點擊付費廣告的話,大家肯定很樂意自己的網站點擊率高,訪問人次多。也不會擔心是不是陌生人還是業(yè)務沒有關系的人。不管是誰點擊進去、反正訪問量多的話絕對沒有什么壞處。
但是如果一旦參與競價排名了,心情都比較沉重了。很怕與自己的業(yè)務沒有關系的人訪問。生怕這個錢花的太冤。話說回來也是,有的關鍵詞幾十塊錢點擊一次呢。一個非客戶沒有關系。但是非客戶多了那可想而知了。
點擊付費競價排名廣告最早是由google發(fā)明出來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小企業(yè)付不起高額的網絡廣告費用。在一開始應用時,并沒有過多的惡意點擊問題產生,但隨著同行的仿效,有更多的企業(yè)加入到廣告競爭行列,而能排在前面的就那么幾家公司,于是出現(xiàn)了惡意點擊現(xiàn)象,對手們都希望把對方的廣告費先花光,讓自己的網站可以排在好的廣告位。由于百度的首頁不管是左側還是右側都可以放廣告位,這種惡意點擊的現(xiàn)象就更加嚴重。
google和百度公司在競價排名廣告上都獲得了巨大利潤后,他們又推出了廣告聯(lián)盟服務,就是把廣告位放到一些流量大的別的公司網站上,如果有人點擊了這條廣告,廣告費就會分給參加聯(lián)盟的網站一部分。在利益的驅動下,惡意點擊不單單是行業(yè)對手的行為,也是這些加盟網站的行為。
網絡營銷專家解說案例:2006年時,國外就有一篇報道,說參加goolge競價的所有網站,每年會有幾十億美金被惡意點擊了。雖然沒有百度這方面的報道,但遇見過不止一次這樣的事:一個公司的老板,投了幾千元試著做百度的競價排名,沒過向個月,錢就被花光了,業(yè)務卻沒有開展起來。于是就再也不相信這種廣告方式。
現(xiàn)在惡意點擊也成了一個不錯的職業(yè),有人雇員工,有人寫惡意點擊軟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yè)鏈,養(yǎng)活了一批人。
與之相對應的,有人在兜售防止惡意點擊的軟件,但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流氓軟件,主要策略就是利用黑客的手段,攻擊被懷疑是惡意點擊者的電腦(誰來公正地宣判哪臺電腦是在惡意點擊,而且這種手段本身就是違法的)。一旦這樣的手段真的被用作防止惡意點擊,后果就象是某大國使用了核彈,會引起連鎖反應,那我們將來不是在用網絡做銷售,而是在用網絡自殺。
網絡營銷專家認為點擊付費這種方式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推向死路。現(xiàn)在是到了google和百度這樣的網絡巨人好好反思的時候了,如果一味地任由競價排名這樣發(fā)展,也就任由了惡意點擊,黑客的大行其道了。出于社會的責任感,這些巨人都應當站出來,進行競價排名的變革,消滅惡意點擊。從技術角度講,這種變革并不困難,因為早就有人提出來可以不用按點擊一次收多少錢,而是排名一天收多少錢,也可以滿足小企業(yè)小廣告投資的需求,就是這樣簡單的一變,會讓惡意點擊變得毫無意義。但是雖然這種方式有可行性,但是里邊的問題也是種種,值得大家去思量。
對此,網絡營銷專家倡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網絡大佬們不管是技術手段還是業(yè)務方式上權衡利弊需要趁早做出最好的解決方法出來。話又說回來,不管是怎么改變受傷的永遠是企業(yè),得利的永遠是像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