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5年,幾乎沒有什么事情的重要性會高于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
隨著中國逐步降低投資在國內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其總共約21萬億美元的巨量儲蓄將要去海外配置資產。中國對資本流動的逐漸松綁會讓這一切變得更容易。
彭博新聞社文章稱,這一結果可以與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積極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轉變相媲美。
文章稱,與中國加入WTO以后清除了許多貿易障礙一樣,中國政府在匯率、外匯管制和利率方面也減少了限制。2015年,IMF對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一攬子國際儲備貨幣的審議將意義重大,中國也將借此加速金融改革。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本月在博客中寫道,中國已經由一個“渴求資本”的國家變?yōu)椤百Y本充?!钡膰遥袊?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ack;" >金融體系的主要目標,也已經從單純強調大規(guī)模動員儲蓄、吸引外資,轉變?yōu)楦咝?、多元化、國際化地配置金融資源,來促進和支持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升級與發(fā)展。
中國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已經設立了五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啟動滬港通,以及擴大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區(qū)間。而且今年還有望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中金公司表示,中國儲蓄率一直很高,但人均收入較低,中國融入全球資本市場將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中國銀行業(yè)也正在走出去。中國第五大行——交通銀行,正在完成對巴西一家銀行的收購,這也是它的第一筆海外收購。同時,中國建設銀行也將在歐洲,中南亞和非洲開設分支機構。
本周,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中國資本項目開放是雙方對話的焦點。美國希望中國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更多可以讓美國資本進入的市場。
兩國在對話后的簡報中表示,中國將限制外匯干預并增加匯率政策透明度。
前美國財政部駐中國官員David Dollar表示,如果中國能夠逐步開放資本市場,將有大量資金進入海外。這將比任何其他事情對美國都更有利。
研究機構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中國問題專家Nicholas Lardy表示,你很難找到第二個如此重要的經濟體,其儲蓄率如此之高,但這意味著它將有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