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國際貨幣,而非新興國家貨幣。人民幣中長期不會出現(xiàn)貶值。”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如此表示。
據(jù)中國證券網(wǎng),姚余棟15日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研討會上還稱,目前的人民幣是事實上的國際貨幣,今年8月成了全球第四大的支付貨幣,超過了日元。
姚余棟還稱,從實體經(jīng)濟來看,中國外匯儲備比較充裕,外債余額非常小,順差大,外債小,根本沒有錯配風險。未來全球經(jīng)濟很大可能出現(xiàn)流動性短缺問題。這種情況下,強勢貨幣升值。人民幣事實上已經(jīng)是國際貨幣,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也就是強勢貨幣??梢杂^察到,今天的人民幣還在升值。人民幣金融改革還在努力推動,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壓力。
當前,中國正在努力推進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入選SDR貨幣籃子最關鍵的一個評審標準是:待審貨幣是否可以自由兌換。IMF曾在2009年以“人民幣遠未被自由使用或兌換”為由拒絕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
一旦成功入選SDR貨幣籃子,就意味著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等一起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屆時,那將是IMF首次將一個新興經(jīng)濟體貨幣作為儲備貨幣。
對于IMF評估是否應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10日在出席IMF和世行年會時表示,IMF今年正對SDR貨幣籃子進行審查,人民幣目前是唯一達到SDR“門檻”標準——出口標準的貨幣。
IMF總裁拉加德9日在利馬舉行的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上表示,將在“不久的將來”公布人民幣是否會被納入SDR貨幣籃子。
易綱10日還表示,近期央行實施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決定程度。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xù)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人民幣匯率將更具有彈性,雙向地浮動,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穩(wěn)定。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周五稍早在利馬也提到,中國外匯政策的目標并非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并不存在持續(xù)貶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