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應:人們常常以己度人 | |
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對好朋友,兩人經(jīng)常一起吟詩作賦。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見你是一堆狗屎?!狈鹩t微笑著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碧K東坡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十分開心?;丶乙院?,蘇東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現(xiàn)’,你看別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碧K小妹所說的“佛心自現(xiàn)”指的便是心理學上的“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他人具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人們在對他人的認知 過程中,通常主觀地認為他人具有與自己相似的性格、偏好、看法等。如:心地善良的人認為世人都是善良的,敏感多疑的人往往會認為別人也不懷好意,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便認為自己在別人眼中同樣也很優(yōu)秀,等等。 心理學家羅斯為了研究投射效應,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征求意見,問他們是否愿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里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nèi)走動,并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shù)學生愿意背??梢?,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tài)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當對方的年齡、性別、經(jīng)歷等方面的因素與自己相似時,人們在潛意識中習慣將對方當做自己的一個影子,容易發(fā)生投射效應;此外,當自己遇到不稱心的事時,習慣把一些問題轉移到別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逃避責任。 一般而言,投射效應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分為感情投射和缺乏認知客觀性兩種。前者認為別人的喜好與自己相同,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對方,如:以米飯為主食的南方人到了北方,強詞奪理地斥責北方人道,饅頭怎么也能當做主食?喜歡高雅音樂的人對聽流行音樂的年輕人嗤之以鼻,認為他們俗不可耐,根本不懂音樂。后者主觀地將自己的認知當做客觀的評判標準,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之上,認為自己喜歡的人或物都是美好的,自己厭惡的都是丑惡的,最終陷入了主觀臆斷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 | |
當別人的行為與我們不同的時候,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心胸狹隘的人認為別人大多也都是小肚雞腸之輩,喜歡嫉妒的人常常將別人行為的動機歸納為嫉妒,脾氣暴躁的人通常認為別人也缺乏耐心,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錯誤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朋友一定也喜歡;父母喜歡的院校和專業(yè),孩子一定有興趣;女人喜歡逛街,男人一定也樂意奉陪;兄長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做弟弟的怎么能遜色呢?一家出版社正在熱烈地討論選題,編輯們爭先恐后地報出自己的選題。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以攻讀第二學位,他的選題是《怎樣寫畢業(yè)論文》;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衛(wèi)平棋路分析》。將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投射”給別人,是很多人都容易犯下的錯誤。 另有一則小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兩歲的兒子逛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她目不暇接,幾個小時過去了,母親還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兒子似乎有些不耐煩了,吵鬧著想要離開這里。母親呵斥孩子不懂事,面前有這么多漂亮的東西還不安靜地呆著。過了一會兒,母親俯身為兒子系鞋帶,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兒子的視角看出去,根本看不見任何商品,只能看見一條條不斷晃動著的腿?!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為性別、年齡、性格、經(jīng)歷等因素的差異,人們觀看的視角往往不盡相同,各自產(chǎn)生的認知也各有千秋。世界上從來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是復雜多變的人心呢?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孤立的小世界中,我們很難開啟他人的心扉,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如果拿自己的主觀感受去猜度別人的心思,我們將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有一句“爾之砒霜,吾之熊掌”的俗語,便是告誡人們不要輕易地以己度人。自己珍視的東西,別人未必喜歡;即使是世人大多認可的東西,別人也未必喜歡。我們在認知他人的時候,既不能依據(jù)自身的偏好,也不能墨守成規(guī)地將世人公認的常理“投射”給他人?!肚f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他“長壽、富貴、多子”,堯都辭謝了。華封人不解地問道:“這些都是世人所追求的,為什么唯獨你不需要呢?”堯帝回答道:“多子則多顧慮,富貴則多事,長壽則多辱,這三種東西并非人間的美德,故而推辭?!?/span> | |
聯(lián)系郭老師 | |
郭老師自畫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