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在十部委7月底聯合發(fā)布《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后,P2P監(jiān)管的頂層設計已然敲定,出于對細則明確和合規(guī)的考慮,一些平臺和機構也開始思索P2P平臺的“底層架構”。
P2P借貸中,平臺多處于借貸雙方的“居間”關系,而由于擔保和兜底等“潛規(guī)則”,定位于媒介方的居間者并不純粹。尤其在發(fā)生債權糾紛時,由于債權轉讓,追索方通常為平臺及其關聯人,而追索時電子合同的真實法律效力問題,是平臺和投資人都在面對的痛點。
一份經過實名認證的電子合同對平臺而言,是不得不面對的成本與效應的難題,一方面更合規(guī)的運營將帶來用戶友好度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升,而在成本再造之后,則是政策風險的降低、品牌效應的擴大。
電子認證成本過高
如同網銀和電商交易過程,基于互聯網交易的P2P網絡借貸需要投資人開立資金賬戶,這些賬戶都要求實名認證,官方的電子認證資格是由工信部來發(fā)放牌照的,全國目前大約有30多家公司具備這一資質。央行下屬機構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的認證是其中之一,它的認證方式包含CFCA電子密鑰、CFCA電子簽章軟件的使用,即數字證書認證和U盾認證。
“電子認證的使用頻率是很高的,如果平臺需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信息中介,借貸關系雙方是線上投資人和線下借款人,則更需要做好投資人的電子認證,在發(fā)生債權糾紛時,其簽署的電子合同才具備真實法律效力。”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梅臻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而實際情況則是,由于CFCA的電子認證采購成本過高,當要求對投資人進行實名認證時,平臺主要用身份證、移動設備、綁定銀行卡等方式取代CFCA認證?!叭绻麑蝹€投資人進行CA電子認證,使用數字證書認證按次數計費每次成本約10元,而通過U盾認證成本在200元左右,現在稍大的平臺都有幾十萬計的投資人,在獲客成本已經高企的基礎上,平臺很難有動力去采購認證。”e速貸副總經理黃遠里表示。
目前P2P網貸借貸合同簽訂的流程幾乎是倒置的,其中包含兩部分合同形式,一方面,借款人和平臺方在線下簽署紙質借款合同,平臺方一般是平臺實質控制人及其關聯方,紙質合同形式中,基本有純信用中介模式、風險準備金和擔保模式三種,這三者都嵌入了債權轉讓條款。
完成線下紙質合同的簽訂后,平臺在線上發(fā)標募集資金,滿標后則生成電子合同,而在紙質合同中,投資人一項多為空白。
由于擔保和兜底的實際存在,在違約發(fā)生時,平臺或擔保方先行墊付投資人本息,而投資人手中的債權則會轉讓至平臺或擔保方,其追索和訴訟過程中投資人也幾乎不再參與。
“正是在追索中基本由平臺方處置抵押物或訴訟,加上電子認證客單成本過高,所以平臺多未對投資人進行電子認證?!盤2P平臺農金圈首席運營官鄭偉博稱。
合規(guī)成本與效益博弈
對于投資者而言,平臺倒閉和跑路亦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一旦此現象發(fā)生,即意味著投資人將直接站上原告和追索主題位置,而交易和合同真實性、法律效力在此時則尤為重要。
根據梅臻介紹,在沒有電子認證的情況下,“未實名認證”的投資人只能依靠其投資交易記錄,如銀行流水等作為證據源進行追索,“跑路或倒閉這類情況中,平臺一般會刪除對其不利的交易記錄,這將使投資人無證可考,這是電子合同和交易記錄存管在平臺方帶來的法律風險?!泵氛楸硎?。
《指導意見》第八條規(guī)定:“個體網絡借貸(P2P)要堅持平臺功能,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p>
這在頂層設計層面將P2P定位為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在前述P2P借貸合同中,平臺方多處在“居間”關系中,根據《合同法》條款,居間關系的定義是“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但在暗擔保的“潛規(guī)則”下,居間關系并不純粹。
如前述法律人士所言,如果P2P平臺定位純信息中介,在發(fā)生債權糾紛時,債權雙方為投資人和借貸人,這就要求在借貸關系中借貸雙方有不可篡改的電子認證,來保證其電子合同的有效性。
一份有效電子合同需要具備主體明確、不被篡改、簽約時間不能更改三個保證,而這三者都能通過數字證書對文件的加密、解密、哈希值對比和時間戳來保證其不可篡改。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同樣影響平臺接受投資人債權轉讓后的追索法律效力。
正是看到這一空白,梅臻及其合伙人在去年成立了一個專門做電子合同認證和存管的公司“法大大”,以電子認證和電子合同第三方存管切入P2P交易。根據梅臻介紹,其產品通過采購CFCA系統(tǒng)及三方云儲存,收入模式上,其法律服務以年費和使用次數為準。
以黃遠里所在的e速貸為例,其20萬投資人完成一次數字認證的成本約為200萬,通過U盾認證則需要4000萬,而平臺投資人本身屬于高頻交易,隨著投資次數的增加成本亦在提高。而法大大其產品收費則是年費8萬元,不限人次,大規(guī)模采購降低了P2P平臺的使用成本。
監(jiān)管細則的不斷明確,也在增加P2P平臺合規(guī)成本的增加,已被納入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的P2P,亦將面臨強監(jiān)管。“監(jiān)管一般對項目真實性進行考察,而電子認證和三方存管保證了交易細節(jié)的不可篡改,這是主動適應合規(guī)性的要求,盡管會帶來一定成本,但減少政策風險、增加品牌效應后,能有效降低高企的P2P獲客成本?!秉S遠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