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農,任新農講師,任新農聯(lián)系方式,任新農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國西北邊疆史、新疆文化與屯墾史專家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任新農:湖湘文化與新疆屯墾戍邊之基本地位
2016-01-20 46481

第一講  湖湘文化與新疆屯墾戍邊之基本地位

 

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里有一段著名的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段句子已是成語給確定了下來,體現(xiàn)的就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一,包括其敢于人先、經世致用等精神內涵,構成了完整的湖湘文化體系。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支脈之一,湖湘文化對國人乃至國家的影響,甚為重大。特別是晚清以來,素有“無湘不成軍”之說,更確切地描述了湖湘文化在社會管理、穩(wěn)定等方面的重大價值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以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王震等為代表的湘籍人士引領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fā)展。而在新疆這片土地上,屯墾戍邊戰(zhàn)略的深化與發(fā)展,更是深受湖湘文化的影響并發(fā)揮引領作用。其影響始于晚清,左宗棠、劉錦堂等力主收復淪陷于侵略者之手的新疆,并加以系列有力措施恢復管理和生產,將屯墾戍邊戰(zhàn)略首次以制度形式確立下來。特別是首次將新疆設為行省,意義非凡。傳承于民國。湘籍愛國志士愛國將領張治中多年經營湖南,本為湖湘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其思想和思路對新疆政局乃至社會的影響作用巨大,效果直接。比如,在他的邀請下,湘籍愛國將領陶峙岳、宋希濂先后入疆擔任新疆省警備司令,同樣為愛國人士的陶晉初(陶峙岳胞弟,也為湘籍)也一同入新?lián)尉瘋涓彼玖?。尤其是陶峙岳駐疆督軍,力保新疆穩(wěn)定和國土安全,在危難之時審時度勢,與敵周旋,避免屬部入關參與攻打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爭,并冒險赴會,率部起義,使新疆和平解放,整體得到平穩(wěn)過渡。

湖湘文化在新疆的影響最深時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而在此時,伴隨著新疆新政權的建設,以“屯墾戍邊”戰(zhàn)略為主要內容的建設大潮迅速掀起,為新疆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疆屯墾戍邊戰(zhàn)略的具體實施,就是在彭德懷(湖南湘潭人)、王震(湖南瀏陽人)、王恩茂(江西永新人,同為湖湘文化圈)、陶峙岳(湖南寧鄉(xiāng)人)、郭鵬(湖南醴陵人)、曾滌(湖南瀏陽人)、熊晃(湖南瀏陽人)、徐國賢(江西蓮花人湖湘文化圈)、李銓(江西吉安湖湘文化圈)、林海清(湖南平江人)、賀勁南(江西永新湖湘文化圈)等一大批湘籍主帥和高級將領的組織、領導下進行規(guī)劃、協(xié)調和實施,進而成為推動新疆社會全面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新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新疆新政權的建設中,還是第一時間實施屯墾戍邊戰(zhàn)略,推進大生產運動等方面,都展現(xiàn)了這些湘籍領導的卓絕智慧和力量。而這個智慧和力量,則恰恰體現(xiàn)了濃濃的湖湘文化氣息——睿智、果斷、經世致用、愛國愛民。

當時,入疆部隊多數(shù)也是湘贛革命根據(jù)地走出的老牌部隊,同樣深受湖湘文化熏陶和感染,后來作為新疆及新疆兵團各地的骨干力量,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同時,王震主導招聘大批的湖南女兵達八千之眾,又在各個階段大量引進湖南大、中專學生數(shù)千人之多(據(j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記載,僅1992年招聘湖南大中專畢業(yè)生就達260人),充實了新疆和新疆兵團各基層單位的專業(yè)技術崗位(如:兵團農一師十四團總會計師湯金平即為1992年統(tǒng)招的湖南大專生,三團十四連連長郭文舉、三連指導員胡文武等均為統(tǒng)招的湖南大專生)。形成了從主帥到士兵,從高層到基層整體影響、縱深融合的一個全新的大文化體系。這一文化體系,側重貫穿與新疆屯墾戍邊事業(yè)的全過程中,為新疆的屯墾戍邊建設、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地推動作用。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