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平,胡萬平講師,胡萬平聯系方式,胡萬平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頂尖商業(yè)模式,戰(zhàn)略管理及投融資運營實戰(zhàn)名家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胡萬平:閃購模式的致命軟肋:核心競爭力缺失
2016-01-20 67478
在這個天氣火爆的7月,唯品會和當當尾品匯戰(zhàn)火燃起。剛傳出唯品會將砸2.7億元做推廣的消息,又聞當當網將在7月備貨4個億發(fā)力品牌特賣業(yè)務尾品匯。盡管上述傳言還未得到官方證實,一場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閃購這個新潮的概念因此再度火爆,并成為國內電商領域的輿論熱點。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一年前,團購業(yè)的火爆絲毫不亞于今天的閃購。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團購就像一個被打入冷宮的愛妃,落寞無比。除了美團偶爾出來放幾則數據,窩窩團炒一下團購商城的概念外,團購業(yè)再也沒有聲音。作為兩種生態(tài)模式相近,發(fā)展過程相似的兩個行業(yè),冰火兩重天的遭遇背后,有太多值得思考和尋味的東西。 閃購的模式軟肋 閃購又稱限時搶購,是以限時特賣的形式,定期定時推出國際知名品牌的商品,一般以原價1~5折的價格供專屬會員限時搶購。唯品會即以這種模式起家。憑借閃購這一模式,流血上市的唯品會,市值一年增長6倍,這讓眾多電商巨頭競相搶跑閃購。 多家電商巨頭的介入,讓閃購的競爭進入白熾化。一番廝殺過后,閃購這種模式的軟肋顯露出來,唯一的盈利模式在激烈的競爭中受到重創(chuàng)。唯品會透露,其盈利模式是向品牌商收取銷售傭金,收取品牌商的傭金比例為20%-26%左右。凡客推出了閃購頻道后,將傭金比例下調至5%。 在傭金比例大跳水后,不少品牌商逃離唯品會。如果再有一家閃購平臺的傭金低于5%,品牌商仍舊會逃離。作為一種專為清理品牌商庫存而生的商業(yè)模式,一旦失去了品牌商家的支持,結局可想而知。 從商業(yè)模式上來看,無論是唯品會,還是當當的尾品匯,我們都很難找出閃購的核心競爭力。流量,服務,供應鏈,還是傭金比例?核心競爭力的缺失,成為國內閃購模式當下的致命軟肋。 閃購的運營隱患 原價的1~5折銷售,這與實體零售業(yè)的清倉甩賣是一樣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紡織服裝業(yè)已公布2012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有50家,庫存合計約570億元(預計全行業(yè)庫存至少在2500億以上),而閃購就是在這樣一個市場環(huán)境下誕生的。 在巨大的庫存數量之下,為了回籠資金,不少服裝企業(yè)賠本甩賣清理庫存,其中不乏李寧、七匹狼等知名品牌。從各大閃購平臺上也不難發(fā)現,服裝是閃購的主力軍。當然了,樂蜂和聚美優(yōu)品兩大平臺上有化妝品在做限時特賣,但數量與服裝難以相提并論。 過于單一的商品品類,也是閃購這一商業(yè)模式面臨的又一風險。誠然,服裝業(yè)有2500億元的庫存,按照電商平臺的銷售能力,不到一年就可以將這些庫存全部清理干凈。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2500億元的庫存中,包括合理的庫存。 顯而易見,閃購的庫存紅利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買賣。庫存紅利資源枯竭后,閃購平臺如何生存?既便現在閃購的庫存充足,閃購這一商業(yè)模式運營中的隱患也有很多。由于閃購本身就屬于沖動型消費,退貨不可避免,由此引發(fā)的運營成本對一些閃購平臺會形成沖擊。 據悉,唯品會的平均退貨率在15%—20%,服裝品類的退貨率更是高達28%。一邊是居高不下的退貨率,一邊是不斷縮水的傭金比例,閃購模式隱患頗多。再仔細對比一下當年紅火的團購,在閃購行業(yè)我們依稀看到了落寞的團購的影子。 閃購落寞是必然 從定義上來看,閃購與團購有一定的區(qū)別。團購是指團體購物,借助互聯網平臺聚攏更多的消費者,以獲得更低的折扣。實際上,國內的團購模式,與閃購模式完全一樣,都是限時限量特賣,只是賣的商品不同。團購銷售的是餐飲、娛樂等日常生活服務產品,而閃購銷售的是服裝、化妝品等日常用品。 通俗地說,閃購就是庫存清理的一個互聯網通道,而團購是特價促銷的互聯網通道。閃購平臺的商品是庫存,這意味著閃購平臺要受上游供應商的限制。今年服裝業(yè)的高庫存,催生了火爆的閃購業(yè),庫存達到合理的數量后,閃購如何尋找新的供應商呢? 在閃購業(yè)務最輝煌的時候,唯品會合作品牌超過6000家,其中獨家合作品牌有800家。唯品會采取買手制度,旗下有300多名職業(yè)買手為唯品會采購。在商品資源有限,閃購平臺數量增加的情況下,唯品會的供應鏈已經受到了影響。由此不難想象,在商品庫存達到合理后,閃購落寞亦是必然。 或許有人認為,服裝業(yè)庫存清空之后,其他商品的庫存同樣可以成為閃購的貨源。從傳統零售業(yè)的數據來看,服裝是消費品中庫存最大的一個行業(yè),諸如汽車、家電和3C數碼,庫存數量并不是太大,更不會像服裝行業(yè)一樣積累了2500多億的庫存。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不缺貨源的團購短暫火爆后變得落寞,根本原因還是“低價”模式。眾所周知,團購僅僅是一個O2O平臺,與閃購一樣,靠收取商家傭金盈利。團購訂單缺斤短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這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最終導致用戶逃離團購。以“低價”聞名的閃購,與團購一樣面臨相同的問題,這也是閃購難以將火爆場面維系下去的又一個原因。 有句俗話說得好,便宜無好貨。團購短暫輝煌過后的落寞,就是這一俗語的真實寫照。而打著低價標簽的“閃購”是否能夠逃過便宜無好貨的魔咒呢?在筆者看來,很難,因為低價的誘惑無法彌補低劣品質對消費者的傷害!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