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第二步:找出改變的杠桿
每個人都知道自身的一些致命缺點,都知道應該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卻總以失敗而告終。改變不成通常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愿不愿改的問題。
我們對于“改變”這個問題所抱持的態(tài)度,經(jīng)常是“應當”而不是“必須”,就算是必須,也經(jīng)常是指未來的“某一天”。要想馬上改變,唯一的方法就是得在心里抱持迫切感,不能不快點去做。如果有人拿槍頂著我們的腦袋,高聲喝道:“你最好給我馬上改掉沒精打彩的樣子,否則就斃了你!”
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想盡辦法讓自己振奮起來。改變要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變便算了事,而是得打從心底曉得自己必須改變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試圖改變而未見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變的痛苦還未達到令你無法忍受的程度,而惟有當你達到那樣的痛苦臨界點時,這時能令你改變的杠桿才出現(xiàn)了。
許多人明知道應該改變卻遲遲不改變,他們認為改變比不改變更令他痛苦。如果我們真想改變別人,或者是改變自己,我們只要把這個道理反轉,讓不改變成為極端的痛苦(得讓這個痛苦超過難以忍受的臨界點才行),而讓改變成為極端的快樂。
問自己一些能引起痛苦的問題:“如果我不改變的話,得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很多人整天就是只想到改變所要付出的代價,卻很少想到如果不改變得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如果我不改變的話,人生最終會錯失掉什么樣的機會?會讓我在身體上、精神上、金錢上或情緒上有什么樣的損失?” 讓不改變的痛苦成為你真正、強烈和直接的感受,讓自己的情緒達到痛苦的臨界點,讓自己覺得不馬上改變是不成的。
如果那仍不足以產(chǎn)生改變的杠桿,便問自己一些能引起快樂的問題,這將可以使你對改變產(chǎn)生一些具有正面效果的感覺。你可以這么問:“如果我改變了,對自己會有什么樣的重新評斷?如果我改變了,會有什么樣的沖勁?如果我今天就能改變,會做出什么樣的成就呢?我的家人和朋友會怎樣看我?我會多么地快樂呢?”
這些問題要想能產(chǎn)生效果,你就得盡可能找出一大堆為什么一定要馬上改變,而不是未來某一天才改變的理由,若是有更強力的理由就更好些。如果你不覺得有馬上改變的必要,那表示你還沒有找到真正的改變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