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情定法拉:最早的家紡品牌與愛情故事
1645年,當時荷蘭聲名顯赫的紡織業(yè)商人瓦爾斯帶著唯一的女兒法拉(Fala)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臺灣,想在臺灣開設紡織工廠。歷經(jīng)數(shù)月航行,法拉患上了瘧疾,瓦爾斯將已停止呼吸的女兒放進竹筏,順水漂流,后被漁民陳裕源救起。
瓦爾斯得知女兒獲救,非常高興,為了感謝陳裕源,將他帶入紡織行業(yè)并委以重任。陳裕源和法拉日久生情,但瓦爾斯卻極力反對,并把女兒帶回了荷蘭。心灰意冷的陳裕源輾轉奔赴南洋,創(chuàng)辦“情定法拉”家紡品牌來紀念法拉。
上世紀中期,他的后人將工廠遷回臺灣時發(fā)現(xiàn)了陳裕源寫給法拉卻沒有寄出的信箋。隨后,他們到荷蘭去尋找法拉的后人,但無下落。去年年初,他們終于收到從荷蘭寄來的一本古舊的羊皮日記和一雙黃色的定情木鞋。
這個動人的傳奇經(jīng)歷使蔣建華下決心延續(xù)“情定法拉”的品牌故事,并在市場終端推廣這個極富詩意的家紡名字。他認為,“情定法拉”這個品牌既有故事又有歷史影響力,而且與中青年白領精英階層的品位相吻合。
也許正因為此,2007年公司的銷售總額已達到1.5億元,在浙江,“情定法拉”家紡用品占據(jù)了20%的市場份額。
不得不佩服買下情定法拉的商人的眼光,承載如此遙遠和動人愛情故事的家紡品牌,不正是當代人追求的家庭內涵之一嗎?!
故事情節(jié)系數(shù):★★★★★
歷史深度:★★★★★
耳熟能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