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賀,牛一賀講師,牛一賀聯(lián)系方式,牛一賀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牛一賀:關(guān)于培訓師
2016-01-20 48817

 

 

看到一篇文章,關(guān)于培訓師的,感覺不錯,特來分享

所有工作做到最后,臻于至善的剎那,就是哲學。人生到了高境界,實質(zhì)上都是在追求哲學的意義。

 

追求“化”功

 

  有很多培訓師,止步于自我過往的心得與經(jīng)驗,而食古不化;也有很多培訓師,雖也有自己的觀察與認識,卻容易以偏概全,抱殘守缺。對于這種現(xiàn)象,根本原因是缺乏“化”功。

 

  “培訓師就是要追求‘化’功,臻于化境才是最高境界?!?/span>

 

  培訓師不要做信息的搬運工,不要成為信息的掮客。培訓師需要將自己的經(jīng)驗、知見、領(lǐng)悟消化了,再教授給學員,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訓練。也正如佛家所說的化知見障,要突破自己的所知所見,從而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知微見著。

 

  “首先要消化,更要懂得融化、進化、演化和變化,要妙用感化,切實深化,體悟造化,不要神化,有時強化有時弱化,對于抵觸沖突矛盾等需要淡化,在關(guān)鍵之時直指人心予以點化,幫助學員化解疑難,這樣訓練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培訓師的‘化’功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化內(nèi)容、化自己、化學員。正如古人云:“功化同源?!被瘍?nèi)容,就要求培訓師把日積月累的資訊變成知識,將培訓的內(nèi)容融匯貫通;化自己,就要把混沌的知識變成通透清澈的智慧;化學員,就要把培訓師自己的智慧變成大家的福音,真正達到教化學員的目的。

 

  培訓師的最高境界,正是要在“化”的過程中,真正將信息、知識化為學員共同的福音,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

言傳身教

 

TTT課程與其他培訓課程一樣,都是為了幫助學員提高職業(yè)化水平。但TTT課程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講我所做,做我所講’。課程本身就是一個示范課,課程中所應用的技術(shù),老師所倡導的理念,能馬上在TTT課程中得到解剖?!?/span>

 

  也正因TTT課程的這一特點,言傳身教,對于培訓培訓師的培訓師來說尤為重要。

 

  “準備比資歷更重要”,“卓越是方向,成就在路上”。希望培訓師能懷著對學員、對培訓工作的敬畏之心,認真做好每節(jié)課的準備,做到“攜使命出發(fā),依責任行事”,為學員提供更加實惠的課程。

 

  “深入在己,淺出給人”。職業(yè)培訓師要充分考慮學員接受能力,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做思想呈現(xiàn)。在教學中,他擅用語感結(jié)論技術(shù),將一些相對抽象的理念,用精煉且充滿思辨哲學的話語表現(xiàn)出來——“小見人品,大顯能耐”,“謹慎免犯錯,激情更成功”,“講清楚、聽明白、記得住、做得到”,“講得好、問得好、答得妙”。此外,為了更好呈現(xiàn)思想,從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案例到身邊的家長理短都可以成為他的培訓素材。

 

  “培訓師沒有思想,就像人沒有靈魂”。培訓師能培養(yǎng)出自身獨到的認識與思想,錘煉或提純自己的認知體系和話語系統(tǒng)。

 

  “祛除偽命題,樹立元認知”,“探究本源,反思常識”。有志成為培訓師的學員,在上任何課之前都要弄清事物的本質(zhì)是什么。“比如,上銷售課之前,先得弄清楚銷售的元認知是什么;上生產(chǎn)課之前,首先要理解何謂生產(chǎn)。因為很多源于錯誤的元認知的命題或觀點,直接導致推論的過程錯誤以及結(jié)論的錯誤,進而使執(zhí)行陷入僵局,事倍而功半。”

 

  “無形東西,有形體現(xiàn)”。鑒于當前培訓行業(yè)對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保護不足,建議培訓產(chǎn)業(yè)要把無形產(chǎn)業(yè)有形化,要把培訓中的無形東西,盡量有形呈現(xiàn)。

 

  

九字箴言

  哲學,是形而上的認識。但任何形而上,都要通過形而下的實實在在的事物、行動體現(xiàn)出來。相對于形而上的功,職業(yè)培訓師切實需要的方法與技術(shù)。

  有關(guān)于職業(yè)培訓師風范標準的七法——看法、聽法、說法、手法、身法、步法、心法;有培訓師訓練輔導的三大技術(shù)——雕、琢、磨;有訓練點評的三大手法——淘、切、塑;也有訓練講授的三大技能——講、述、論。儼然,TTT課程已是融匯了內(nèi)容設(shè)計、課程開發(fā)、思想體系建設(shè)、話語影響錘煉及公共感召力塑造等方面的綜合性課程。

  而真性情,身邊事,尋常話九個字,是培訓師工作最直接的感悟。

  談到培訓師真性情的時候,:真性情意味著培訓師要誠心靜慮,要心地澄明。這樣培訓師在講臺上,才能沒有以勢壓人、沒有洋洋自得,不嬌柔造作、不虛偽獻媚、不阿諛奉承,呈現(xiàn)真實自我。

  在我的課堂上,講課就是為了講課,不會因為學員是老板或者高官就刻意討好他,也不會在課程中推廣任何產(chǎn)品、服務。上課的出發(fā)點與最終點都是為了毫無保留的分享。然而,一些培訓老師卻為了對學員產(chǎn)生影響刻意而為,矯揉造作。這其實本末倒置了。只有擁有真性情的培訓師,才能以培訓師專業(yè)精神、人格魅力,獲得學員認可,讓學員得到實惠,最終形成對學員的影響力。

  真性情也正如佛家所說的平常心的境界——來者不待,去者不追,隨遇而安,自然而然。

  如果說,真性情是在心態(tài)層面對于培訓師的要求,那么身邊事、尋常話則是在技術(shù)層面對于培訓師的要求。同時,這九個字也是相互貫通的,也只有擁有真性情的培訓師,后六個字才能得到更好的把握。

  身邊事是否意味著培訓師所舉的案例可以在學員的日常生活與企業(yè)內(nèi)部去挖掘?一些深奧的管理道理,可不可以用買菜、做飯、談戀愛、看電影、逛商場來揭示呢?

  對于平常話,從三個方面解釋:首先,培訓師要善用通俗化、口語化的表現(xiàn)形式,常用短詞、短句、短段落,概念表述。此外,使用語感結(jié)論技術(shù),三五成群的節(jié)奏,也能讓話語更有吸引力;從語速角度來說,語言的速度如果與心跳的速度相吻合,人一分鐘心跳七八十次,一分鐘說七八十個字最能與學員之間產(chǎn)生共鳴;最后就是要達到內(nèi)容上的平常,而這又與身邊事、真性情相互貫通。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