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電梯吃人的影響,很多人甘愿走樓梯也不愿意乘坐電梯,因為有些人在乘坐電梯時會產(chǎn)生不安,害怕電梯又出現(xiàn)吃人事件。小編了解到,一名女子因害怕坐電梯,甚至不敢出門。
女財務(wù)一進電梯就有一種瀕死感
今年32歲的金女士是某公司財務(wù),可最近令她傷腦筋的并非公司賬目,而是自己得了一種“害怕坐電梯”的怪病。
事情還得從兩個星期前說起。7月26日,金女士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說湖北荊州某商場的自動扶梯活生生地將一位年輕的母親卷了進去,看完視頻她就打了個寒顫。
當天下班乘電梯時候,她就莫名心慌、胸悶、出汗,有種瀕臨死亡的感覺,所幸身邊的同事及時將她扶住她才沒有摔倒。
起初,她還以為是自己身體不適所致,可連續(xù)好幾次坐電梯都有類似反應(yīng),于是,她做了一個決定,不坐電梯改爬樓梯。還好,辦公室在5樓,爬樓梯還能應(yīng)付;她家住的又是多層,本就沒有電梯。
可是,4天后的7月30日,電梯“吃人”慘劇再次上演。杭州新華坊的一部電梯將一名22歲女孩緊緊夾在兩層樓之間。聽到這個消息后,金女士情緒更不好了,只要一看到電梯或是有人一提起電梯,那種瀕死感就會出現(xiàn)。因此,她再也沒有辦法繼續(xù)上班,整天呆在家里不敢出門。
由于她出現(xiàn)瀕死感時還伴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家人先后帶她去醫(yī)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內(nèi)科和神經(jīng)內(nèi)科做過檢查,結(jié)果都沒發(fā)現(xiàn)實質(zhì)性損傷。后來聽人家說可能是心理問題,才轉(zhuǎn)送杭州市七醫(yī)院就診。
延伸閱讀:為什么一進電梯就感覺不太自在?
電梯里隱藏的焦慮
每天都要搭乘電梯好幾次的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在電梯里,你的行為舉止是否和平常有點不太一樣。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揭露了人們內(nèi)心中那隱藏的焦慮。
大部分人走進電梯之后,都會選擇自己的樓層,接著就會轉(zhuǎn)身面向電梯門,站得筆直,不發(fā)一言。如果幾個人在進電梯前聊天的話,進了電梯后,聊天的話題、語氣都會發(fā)生細微的改變,或者截然而止。
如果有更多的人進入電梯,則非常有趣的是,人們站得位置會不自覺地發(fā)生改變,就像骰子一樣。只有你一個人在電梯里,你可以隨便站位。有人進來后,就會不自覺的站到對角線上,以保持最大距離。當有第三人進入時,你們會無意識的組成三角形。而有4個人時會分布在電梯的四角,5個人時則會有個人要站在中間。
為什么一進電梯就尷尬?
柏林自由大學(xué)Babette Renneberg教授說,一旦進入到封閉的小空間,人們就進入到另一種社交場合中。通常人們在交往時都有一支手臂長的距離,然而在電梯里面非常擁擠。為了不讓別人認為自己很奇怪或具有威脅性,最好的辦法就是試圖避免目光接觸。
一個曾經(jīng)被困在電梯里41小時的女員工 Nick White說:“在人的大腦深處有一種焦慮感。沒有人愿意被關(guān)在密室,都想盡快離開?!边@位女士在遭受過那次恐慌之后再也不敢踏進電梯。然而對于那些在城 市高樓大廈工作的人們來說,他們不得不面對電梯,這是上班旅途中最沒法控制的部分。人們都被關(guān)在一個機器里,看不到引擎,看不到外面(觀光電梯除外)。
當然我們都知道,雖然乘坐電梯時會感覺焦慮,但電梯其實是較汽車、扶手電梯更為安全的交通方式,每年發(fā)生的電梯事故都很少(因為少,所以一旦發(fā)生,媒體便大肆宣揚)。所以某種程度上,這是理性主義對動物本能的勝利——帶著這樣的想法,下次你坐電梯時是不是會平靜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