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講師,李蕊聯(lián)系方式,李蕊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心理學、教育學博士實戰(zhàn)專家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蕊:把握親子關系的距離
2016-01-20 68873

李蕊原創(chuàng)個案已刊登在2011年2月國家百種優(yōu)秀期刊《家庭健康》雜志。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很多家長在彼此交流或咨詢中常會提到,我的孩子總是不聽話,我們那么愛他,但還是那么逆反,不理解大人用心良苦。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使親子關系更融洽?作為家長,要懂得在家庭環(huán)境中正確地愛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過度的溺愛,使孩子對人無愛;過度的縱容,使孩子對人無情;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做事無膽;過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無能;過度的強制,使孩子被動無志;過度的挑剔,使孩子無路可走;過度的超量加壓,會使孩子精神崩潰。
過度溺愛與控制,使孩子無愛逆反 
      小華已經(jīng)12歲,上六年級了。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母親工作較忙,但一直把小華當成是個沒長大的孩子。生活中媽媽不但代勞了兒子的飲食起居,甚至連上學、放學也要親自接送,凡事都溺愛和順從。這種過度的親密,不但沒有得到兒子的認可,還經(jīng)常遭到其不滿和訓斥,怨恨母親做得不好,情感非常淡漠。小華的媽媽非常難過,不知問題出在哪兒?
在親密關系的初期,我們都有迫切的控制欲望。越控制,就越覺得有安全感??墒?,種種的控制最終都會破壞關系。
上述案例中的小華正值由童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心理“斷乳”的關鍵階段,也是第二反抗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希望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心理上擺脫對家長的依賴,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決定權,獨立意識增強,從外部因素深入到內(nèi)在因素,從行為表現(xiàn)到要求人格的獨立。當自主性被忽視或受到阻礙,人格伸展受阻時,就會引起反抗和不滿。在面對一些復雜的矛盾和困惑時,才需要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但如果父母不能把握好親子關系的距離,凡事溺愛和控制,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無力,自由被剝奪。凡事代勞也會讓其更想反抗和不滿,嚴重影響親子關系的和諧。
過度的親密會帶來熱情、共鳴、親密、分享、接納、著迷與上癮,也帶來依賴、憤怒、嫉妒、哀傷、冷漠、厭煩和彼此控制。
由此可見,親密應該有度,不論是空間距離或者心靈距離的不適度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人際距離的不恰當,會影響到親子關系的和諧,會使孩子無愛逆反。

何為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指溝通與交往時,個體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美國學者霍爾根據(jù)對美國白人中產(chǎn)階級的研究提出了4種人際距離的概念。
1、公眾距離(12~25英尺)。在正式場合、演講或其他公共場合溝通時的人際距離,此時溝通往往是單向的。
2、社交距離(4~12英尺)。彼此認識的人之間的交往距離。商業(yè)交往多發(fā)生在這個距離上。
3、個人距離(1.5~4英尺)。是朋友之間交往的距離。此時,人們說話溫柔,可以感知大量的體語信息。
4、親密距離(0~18英寸)。這是親人、夫妻之間的溝通和交往距離。在此距離上,雙方均可感受到對方的氣味、呼吸、體溫等私密性剌激。

如何把握親子關系的距離
有研究提出一個三階段模式:
第一階段,父母控制(6歲以前)。大部分重要決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賴。
第二階段,共同控制(6~12歲)。父母在一定距離內(nèi)監(jiān)督和引導兒童的行為,加強兒童的自我監(jiān)督行為,教兒童知道何時尋求父母的指導。
第三階段,兒童控制(12歲以上)。兒童自己做出眾多的重要決定,不完全依賴父母,和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果兒童與雙親交往少,會出現(xiàn)低社會行為,比如傾向內(nèi)部言語,與他人保持距離,不愿參加群體活動等;如果兒童對雙親過分依賴則會形成高社會行為,比如總是尋求接納,表現(xiàn)忙亂,要求給予注意;如果兒童與父母適宜地溝通、融合,就會形成理想的社會行為,無論群居或獨處都會有滿足感,并能根據(jù)情境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人際關系較好。
如果兒童在小時候得不到雙親的愛,經(jīng)常面對冷淡與訓斥,長大后會出現(xiàn)低個人行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離大,常常擔心不受歡迎、不被喜愛,從而避免有親切關系;如果兒童生活在溺愛環(huán)境中,長大后會表現(xiàn)出高個人行為,如強烈尋求愛,希望與人建立親密的情緒聯(lián)系;如果兒童能獲得適當?shù)年P心、愛護,就會形成理想的個人行為,長大后既不會受寵若驚,也沒有愛的缺失感,能恰當?shù)貙Υ约骸?br />如果雙親對兒童既有要求又給他們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種自主權,會使兒童形成民主式的行為方式;如果雙親過分控制,兒童則易于形成專制行為方式,如傾向于控制他人,獨斷專行;或者形成拒絕支配式的行為方式,表現(xiàn)順從,不愿負責,拒絕支配他人,或者焦慮過重,防御傾向明顯。
對人真誠、友愛、關懷、體貼、理解與寬容,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際關系,父母對孩子的愛更需要多一份理解和信任。作為家長,不但要懂得尊重,還應該親密有度,學會在親子之間把握一個合理的距離。適時適度的愛,才會使親子關系和諧,最終使得家庭生活更美滿幸福。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