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亞歷山大發(fā)現,大多數人都易看不到別人的“不好”,因此,總覺得自己活得沒別人好。
“別人家的孩子多會學習,你怎么就那么不認真”、“別人家的老公下班回來就做飯,你怎么一回來就看電視”……這種話,每個人都可能說過。除了生活中嘮叨,最近,網絡上也興起了討伐“別人家”現象。不少人訴苦,“我從小最恨‘別人家孩子’,他們總比我優(yōu)秀”;現在又要和‘別人家老公’比,真郁悶”。
其實,自己的孩子也不差,懂事乖巧;自己的愛人也挺好,勤勞顧家。為什么我們總是看到缺點、抱怨不斷呢?一方面,每個人都向往美好、追求盡善盡美,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老公、老婆一點不比別人差。因此,有時難免求全責備,希望督促身邊的人向“完美”靠攏。另一方面,用流行的話來說,是“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當然,人有七情六欲,偶爾眼紅是正常的。但若總是這樣,久而久之,很容易走進誤區(qū),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心理偏盲”現象。這時,就會像戴了有色眼鏡一樣,總是對身邊的人和事選擇性地記憶和評判。最后變得愛攀比,喜歡較勁,凡事愛往壞處想;對身邊人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對生活中的收獲熟視無睹。當然,網友發(fā)起的“討伐別人家”行動,也帶有一種調侃味道。
事實上,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首先,別人不見得比你好。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亞歷山大發(fā)現,大多數人都容易看不到別人的“不好”,因此,總覺得自己活得沒別人好。其次,海倫·凱勒說過“面對陽光,你就把影子留在了身后;背對陽光,你永遠沉默在陰影之中?!币虼?,多想想優(yōu)點,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事情就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如果總是拿自己的弱勢和別人的長處比,只能讓自己越發(fā)喪失信心。
我們拿“別人家”來比較,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還是希望像“別人”一樣幸福滿足。想要達到它,其實并不難。第一,不要攀比。與其看到“別人”光鮮的幸福,還不如去看看別人為得到幸福,背后付出的努力。第二,換位思考。把抱怨轉化成你希望的事情,然后進一步思考,怎樣做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把抱怨老公愛打游戲轉化為“他為什么不做飯”,然后再想想“我怎樣才能讓他愿意做飯?”換一種思維方式,也許你的生活就會變得積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