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又到一年豐收季。所謂“秋收冬藏”,時下,深秋將至,我們最該吃什么養(yǎng)生?今天,我們請來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副主任尤華智介紹幾種應(yīng)季果實,大家一起來學學怎樣“吃秋”!
秋之果實1:核桃仁
提起核桃,不少人就會想到“補腦”。其實,小小的核桃不但能健腦、美容,在秋季養(yǎng)生經(jīng)上亦占一席。核桃仁又稱胡桃仁,中醫(yī)認為其性甘、溫,歸肺、腎、大 腸經(jīng),自古被稱為“長壽果”,不但能補腎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還可抗衰老、補腦益智。此外,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研究也發(fā)現(xiàn)其含有脂肪油、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 物、核黃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鈣、鐵、磷等營養(yǎng)成分。其所含脂類有亞油酸甘油酯、亞麻酸及油酸甘油酯,對減少膽固醇在血中升高有益,有利于動脈硬化、 心腦血管病患者的保健。
推薦吃法:
1、補腦:將核桃仁加冰糖搗成“核桃泥”,密藏在瓷缸內(nèi),每次取兩匙,用開水沖和,沖時盅中有一層白色液體浮起,這就是“核桃奶”,腴美可口。
2、美容:以核桃仁磨粉煮成的“核桃粥”,能營養(yǎng)肌膚,使人白嫩。
3、治失眠:核桃仁5個,白糖30克,搗爛如泥,放入鍋里加黃酒50毫升,小火煎30分鐘,每日1劑,分兩次服。
4、防便秘:核桃仁炒香研細,每晚睡前服20克;核桃仁6克,搗爛如泥,加適量蜂蜜調(diào)成糊狀,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5、鎮(zhèn)咳喘:《本草綱目》記載:“洪邁云:邁有痰疾,以胡桃仁三顆,生姜三片,臥時嚼服,及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仁、姜如前數(shù),即靜臥,及旦而痰消嗽止”。
提醒: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應(yīng)在40克左右,大約相當于四五個核桃。同時應(yīng)該適當減少其他脂肪攝入,以避免熱量攝入過高。此外,陰虛火旺、痰熱咳嗽及便溏者不宜使用。
秋之果實2:栗子
栗子又稱板栗。中醫(yī)認為其性甘、溫,歸脾、胃、腎經(jīng),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腰、活血止血等功效。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其成分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脂肪酶等。人們恐怕很難想到,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
推薦食法:
1、壯陽:鮮栗子加排骨煮成栗子排骨湯,具有壯陽、補腎、滋陰、養(yǎng)胃、氣血雙補之功效。
2、健胃:栗子、白糖加清水煮熟為糊。栗子糊具有健脾胃的功效,對于小兒腹瀉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3、健脾:栗子去殼,用水煮極爛,加糯米粉和白糖揉勻,入熱屜中旺火蒸熟,出屜時撒上瓜子仁、松仁做成栗子糕、具有健脾益氣養(yǎng)胃、強筋健骨補虛的功效,適用于年老體弱、腰膝酸軟、不欲納食等病癥。
4、補氣止血:栗子加羊肉煮成湯羹,具補氣健脾、散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脾虛泄瀉、吐血、衄血、便血等病癥。無病者可強身健體。
5、補腎:每天早晨和晚上,把新鮮的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咀嚼,直到滿口白漿,然后再慢慢吞咽下去。中老年人若養(yǎng)成每日早晚各吃風干的生板栗5-10枚的習慣,就可以達到有效預(yù)防和治療腎虛、腰酸腿痛的目的。
提醒:栗子含有大量淀粉,而且熱量也很高,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吃,或做成菜吃。脾濕者禁用。
秋之果實3:松子
松子又稱松子仁,其成分主要有脂肪油、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中醫(yī)認為,松子性甘、溫,歸肺、肝、大腸經(jīng)。常食松子,可以強身健體,特別對 老年體弱、腰痛、便秘、眩暈、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均有補腎益氣、養(yǎng)血潤腸、滋補健身的作用。治療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松子具有潤肺止咳、補虛潤腸的功效, 特別適合體虛、便秘咳嗽等病患者食用。
推薦食法:
1、清腦明目:松子仁10克,黑芝麻10克,枸杞子10克,杭菊花10克。將以上4味放在沙鍋內(nèi),加清水800毫升,煎煮40分鐘,取湯溫服。藥渣再加清水600毫升煎煮 35分鐘,取湯溫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具有滋養(yǎng)肝腎、清腦明目的功效。
2、潤肺:將松子仁研碎與粳米煮成粥,早晚餐食用,潤肺滑腸。
3、抗衰老:取松子仁500克,去除雜質(zhì),搗碎、研細呈膏狀,盛于瓶內(nèi)。每次15克,1日3次,溫酒送下,可滋潤五臟,祛風通絡(luò)。健康人經(jīng)常食用,可以強壯身體,抗老防衰,延年益壽。
4、止咳:松子仁250克,白砂糖500克。將白砂糖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溶化,用文火煎熬,以能挑起糖絲為度。趁熱放入松子仁,攪拌均勻,立即倒入涂 有熟菜油的搪瓷盤內(nèi),刮平,劃成小塊,晾涼。每次1塊,1日3~4次,可潤肺健脾,止咳止血。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屬肺脾兩虛者,癥見干咳少 痰、氣短、咯血、肢倦乏力等。
提醒:咳嗽痰多、腹瀉者忌用;因含油脂豐富,所以膽功能嚴重不良者應(yīng)慎食。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秋之果實4:蓮子
秋之果實5:蓮藕
蓮子又稱蓮實,蓮子在養(yǎng)心安神、健脾、補腎等方面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蓮子性甘、澀、平,歸脾、腎、心經(jīng),有固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而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蓮子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鐵等,有鎮(zhèn)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
推薦食法:
1、止瀉:蓮子肉(去芯)與山藥、雞內(nèi)金、糯米煮成粥,加白糖調(diào)味食用,可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等,具有健脾胃、止泄瀉、增食欲的功效。
2、治失眠:將蓮子、紅棗、桂圓肉加冰糖煮成羹,具有健脾補血、養(yǎng)心安神之功。可用于心脾兩虛之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頭暈失眠等癥。還可作為婦女日常保健食品。
3、養(yǎng)腎:蓮子、苡米、芡實加豬肚、瘦豬肉、生姜片隔水燉成湯。喝湯吃肉,具有補益脾胃、固精養(yǎng)腎的作用??捎糜谔摀p體傷、脾胃虛弱的人。孕婦慎用。
提醒:大便燥結(jié)者忌用。另外,吃蓮子時可將蓮子芯去掉,不宜與蓮子同用,因蓮子多治療脾虛導(dǎo)致的諸癥,而蓮子芯有苦寒之性,恐有傷脾之虞。
秋之果實5:蓮藕
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秋令時節(jié),正是鮮藕應(yīng)市之時。蓮藕性甘、寒,歸心、脾、胃經(jīng),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補脾開胃止瀉的功 效。秋季天氣干燥,吃些藕,能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蓮藕含有淀粉、蛋白質(zhì)、天門冬素、維生素類等,有收縮血管的 功能。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zhì)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zhì)排出,十分有益。
推薦吃法:
1、補肺:七孔藕淀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搭配銀耳做湯可以滋補肺陰。
2、補腎: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搭配黑木耳清炒可以滋補腎陰。
3、祛痤瘡:鮮藕適量,洗凈去皮,榨汁,每次服2匙,日服3次。可根據(jù)個人口味調(diào)入冰糖,適合面部痤瘡者食用。
4、 治失眠:蓮藕、小麥、甘草、紅棗加水煮成湯,具有益氣養(yǎng)血、寧心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失眠、心煩、氣色不佳的人食用。
提醒:生藕性偏涼,生吃涼拌較難消化。脾胃虛寒者、易腹瀉者不宜食用生藕,有礙脾胃,所以宜食用熟藕,最好是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