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詢中,我常會遇到一些來訪者,開口就是“我有抑郁癥”、“我得了焦慮癥”等,早早給自己貼上心理有病的標簽。但他們往往只是存在某些心理行為癥狀,情況根本沒那么糟糕。
心理疾病的診斷有嚴格的標準,需要心理醫(yī)生來判斷。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本是好事,但夸大問題就會弄巧成拙。一旦給自己貼上某種心理疾病的標簽,有的人會 出現(xiàn)悲觀失望情緒,行為退縮,原本有條不紊的生活變得混亂。更嚴重的是,有的人可能出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效應,即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結果就真成了那樣的 人。比如在內心深處認定自己是抑郁癥患者,日常生活中就會下意識地按照抑郁癥患者的模式去行事。
因此,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出現(xiàn)異常時,千萬別給自己亂扣“帽子”,而是做到“兩要兩不要”。
不要擔心、不要自責。不要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擔心難以治愈,擔心情緒和行為失控;也不要武斷地認定是自己性格不好或行為不良造成的,以致自怨自艾。擔 心和自責帶來的困擾比癥狀更強。心理疾病就像感冒發(fā)燒,無法避免。只要積極調節(jié)和治療,大多數(shù)問題是可以解決和改善的。
要樂觀、要求 助。許多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后會高估嚴重性,甚至悲觀絕望。但不論情況如何,保持樂觀心態(tài)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潛能,應對消極情緒。癥狀的改善除了當事 人的自我調節(jié)外,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至關重要。當感覺自己需要幫助時,要大膽向親人和朋友開口。還可以積極求助心理咨詢與治療,盡早解除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