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全,張福全講師,張福全聯(lián)系方式,張福全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心理教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福全:長假歸來,你厭班癥了嗎?
2016-01-20 48612

不久前,一句“上班如上墳”,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職場人的共鳴:我們討厭上班,已經(jīng)到了精神萎靡、情緒抑郁、頭昏腦漲甚至胸悶氣短的程度了!

當我們?yōu)榇碎_始排斥、拖延、拒絕工作時,就表示心因性的情緒病“厭班癥”已經(jīng)找上門。雖然長久以來,人們對周而復始的工作事項、一成不變的工作狀態(tài)都會感覺到厭煩和倦怠,但此刻我們該做的,就是要相信自愈的力量,并找到修通的方式。

就想甩手不干了


我們總是很容易聽見周圍有人牢騷滿腹:“我不想上班,我厭煩所執(zhí)行的一切,我快要被工作折磨死了?!比缓蟾嗳司陀珠_始感同身受:“大量的工作壓得我喘不過氣”、“上司的吹毛求疵真讓人想死”、“伺候刁鉆客戶根本不是人干的”……歸根結底,就是想甩手不干了。

這其實是大腦正在向我們發(fā)出厭班的訊號,而不同程度地討厭自己的工作,幾乎會發(fā)生在每個人身上。

“每天早上8點,鬧鐘準時響起,我都躺在床上不肯起來。掙扎于腦子里的各種逃班計劃,但很快就會因為構不成請假理由而又逐一推翻。接著估算如果不工作,銀行存款能讓我有多久的自由生活保障,而此后如果不能順利找到工作又怎么辦,總不能讓老婆來養(yǎng)自己吧?想到這些,我就不得不在一種萬念俱灰的情緒中起床,然后例行公事地洗漱上班?!?/p>

32歲的陶勒是上海一家大型地產(chǎn)公司的項目策劃,最近半年以來,他絞盡腦汁的方案總不能獲得上司的賞識,在被反復要求修改的過程中,陶勒的“厭班癥”終于爆發(fā):“只要進入辦公室、打開電腦,面對不論怎么修改都不能讓上司滿意的方案,一股強烈的抑郁塞滿胸腔,恨不得就此昏厥過去。而每次聽到上司叫我去辦公室,除了煩躁至極外,還會條件反射地冷汗直冒。這份失去方向、越努力做就越錯的工作,簡直就像個毫無盡頭的噩夢?!?/p>

在一些“厭班癥”討論小組中,也總能看見厭倦工作、不想上班的人像陶勒一樣,他們的共同特征幾乎都是:早上不想起床,起床后不想出門,走在路上不想去辦公室,到了辦公室就頭昏腦漲,無法抑制地懷疑辦公桌上那一堆堆周而復始的事,究竟有什么意義……

只是抱怨對工作的厭惡,并不能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善。而甩手不干的那些人,在投入下一個工作后,多半又會被“厭班癥”迅速吞噬。

我們?yōu)楹螣┕ぷ?/strong>


如果就此進行隨機調查,向身邊的隨便哪個人提問:“你討厭過自己的工作嗎?”相信說“不”的只有極少數(shù),而這些人也不過是打算隱藏一些沮喪的情緒。

為什么說厭班癥的根源是沮喪?在現(xiàn)代主流價值觀中,工作是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途徑之一,這其中包含著個人能力的證明。人們對工作產(chǎn)生厭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工作不順,得不到上司的肯定、拿不到可觀的薪水、與同事的關系糟糕甚至被排擠、滿腔抱負難以獲得施展等。而那些看似工作順利的一群,長此以往地執(zhí)行內(nèi)容相同的工作,卻很久沒有創(chuàng)新與突破,他們的內(nèi)在也會變得機械麻木,并心生倦怠。

接著,急功近利、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大多數(shù)要么把問題歸結到自己身上自怨自艾,要么通通推給他人責怪命運不公,但最終都會對工作充滿抵觸,內(nèi)心夾雜著焦躁、煩悶。

可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令人們?yōu)榱松嫴坏貌粡姶蚓袢ド习啵藭r從精神分析角度,暫時性使人處于一種理想狀態(tài)的“保護性應激反應”勢必粉墨登場,如不及時干預這種形同逃避的假象,“應激反應”將動員我們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代謝能力透支身體資源,不僅會對機體帶來負面影響,還會帶來心理上更大的負面沖擊。

心理專家們已經(jīng)證實,“厭班癥”是一種慢性心理疾病,幾乎潛藏在每個職業(yè)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里。再剛強的人,也會出現(xiàn)厭倦工作的時候,一旦發(fā)作,則會強烈地刺激渾身的神經(jīng)末梢,出現(xiàn)各種職場倦怠癥狀。

比如面對工作時總是精神萎頓、思維混沌、抑郁焦慮,極度排斥工作之余,又不得不考慮生計,在公司不敢輕易發(fā)作,回到家中就負面情緒大爆發(fā),導致家庭關系緊張。被這些過重的精神負擔困擾,勢必會引發(fā)身體不適,經(jīng)常心悸乏力、頭昏腦漲、肌肉疼痛,甚至連累免疫力下降及消化系統(tǒng)失調,如有其他如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還可能危害其病變惡化。

選對時間發(fā)作

聽上去很不幸,每個人都會遇到“厭班癥”,這是一個避無可避的癥狀。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正視及接納它,不過,這并不等同聽之任之地讓它影響、控制我們的情緒,否則我們只會因此一蹶不振。

事實上,不論男女,職場都需要人們更加理性和專注,而懂得避重就輕、選擇把不可避免的“厭班癥”留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地點來發(fā)作,才能不影響大局。

“上班這點事”的電視嘉賓薛莉,前不久就講過這樣一個例子:“記得有天下午,我們那位平時神經(jīng)像銅管一樣粗的女老板突然變得瘋瘋癲癲起來,大聲說:來來來,我請大家喝一杯去。時值下午3點,很多酒吧還沒開門。叫出租車到一個看得到上海外灘全景的餐廳,被人家禮貌地拒絕:對不起,我們下午不提供酒類。由于怠惰發(fā)作的時機不太對頭,居然找不到酒精來發(fā)泄,最后只能在一家咖啡館里狂灌了幾杯含威士忌的愛爾蘭咖啡,權作安慰?!?/p>

“這次瘋癲行為并沒改變我對這位女老板神經(jīng)粗細的認識。因為那個下午本來就沒什么重要的事,而且是一個項目已經(jīng)結束、另一個項目尚未開始的空隙。也就是說,她即使是發(fā)泄自己的厭班情緒時,都在挑選時機和方式?!?/p>

如果說一個職業(yè)人寧可任性地置工作的最后期限于不顧,而一味沉溺在厭班情緒中時,那么很可能在“厭班癥”頻繁發(fā)作之后,不是不堪重負地忍受壞到最低點的結果,就是暫時輕松地索性一走了之,留下一堆爛攤子的同時,也給人留下能力不濟、不負責任的結論。

當然灑脫的人可能會說,對別人的眼光并不介意,但學習應對“厭班癥”是自己的事,而且我們明明有能力做出更好的選擇——不想上班就玩好了,只要選對時機。

厭班的權利


當我們總是處于一種狀態(tài)一成不變,自然會對另一種狀態(tài)心生羨慕。那些閑得太久的自由職業(yè)者,又何嘗不是患上了“厭閑癥”,對上班族羨慕得要死?一位智者曾說過:與其去注意我們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注意我們沒了什么就無法生存。不妨放慢腳步,簡化生活,回應自身內(nèi)在的呼喚——那個能引導我們走向幸福的聲音。

厭班導致一時的工作效率低下,并不是罪無可恕的事,長此以往才會屢屢被失敗感包圍,產(chǎn)生身心不適甚至自我厭棄。因而我們不妨放松點,做個深呼吸,告訴自己問題遠不如想象中嚴重,找對方式進行自我調整,那么“厭班癥”就只不過是提醒我們對工作、乃至家庭和個人狀態(tài)進行審視的契機而已,我們有能量將壞事變好事。

正視工作的重壓會令人厭煩、允許自己有“厭班癥”,就能正視罷工和玩耍是應有的權利,特別是當厭班情緒爆發(fā)時。這就好比一直被繃緊的彈簧,需要放松才能重新恢復活力。但還是那句話,玩耍,也得選對時機。同時,我們還可以試試做這些有益身心的事:

1.思考 想想為什么而工作,為了實現(xiàn)個人價值?那么就得審視目前的工作是否使人感覺有趣,是否是自己所擅長,是否有足夠的耐性去積累經(jīng)驗。如僅為了找個工作能養(yǎng)活自己,那厭班則說明不能妥協(xié)的事情太多,得好好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2.規(guī)劃 如果感覺工作量太大,先別著急開工,拿出白紙把要做的逐條寫下,按迫切程度進行先后排列,然后從第一個做起。并對自己許諾,做完這些后給自己放個假。

3.溝通 得不到上司的贊許,多半是工作方向出了問題,及時的溝通比一個人想破頭好得多。和同事多聊天,哪怕是與工作無關的八卦,當人際關系更親密后,我們才會對人對事產(chǎn)生需要與被需要的歸屬感。

4.審視 在工作中,自己最容易因為哪些事不開心?寫下來,再得出在這些事上要如何才會令自己開心的結論。放心,結論大部分都是荒謬的,但這會令人豁然開朗地會心一笑。

5.放松 盡量在工作時間內(nèi)完成工作,休息時間就徹底放空??v容自己通宵K歌、睡個昏天暗地、看本勵志書、請朋友吃飯一吐心中不快……總之一切喜歡的自寵方式。

6.控制 不對厭班情緒放任自流,除了非常私人化地審視工作、調整心態(tài)外,還得注意不把壞情緒帶給他人,特別是重要家人。時刻謹記,永遠無條件支持我們的,只有家人。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